[发明专利]一种三相交流电量采集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3282.3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0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袁俊杰;阮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0 | 分类号: | G01R11/00;G08C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璧华 |
地址: | 20006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交流 电量 采集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交流电量采集模块,用于可配置IO模块系列,属于电网信息数据采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模块要连接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各种现场装置如:传感器、按钮、指示灯、阀门、变送器等现场装置的开关量及模拟量的输入、输出信号,并把信号通过内部总线传送给主控制器。因此对于不同的场合就需要不同的IO模块来实现相应功能。
电量采集模块主要用于电网各种参数的采集,包括: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频率、三相及总有功功率、三相及总无功功率、三相及总视在功率、三相及总功率因数、有功电能、无功电能、电压和电流的不平衡度、三相电压各次谐波及总畸变率、三相电流各次谐波及总畸变率等。用户通过这些参数可以对电网状况进行监测,以便实现相应的功能。
电量采集模块作为IO中的一个模块,对于硬件设计要求体积结构上非常紧凑,实现的功能和产品可靠性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相交流电量采集模块,该模块可以将电压、电流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及AD采样(频率采集不用经过AD采样),采样后的数字量经过光耦隔离后进入主芯片,然后主芯片计算出各种参数,模块再通过和主控制模块通信就可以将各种数据传输出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技术方案是:本方案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电源部分、主芯片、信息处理;软件包括主程序流程、子程序流程、中断程序。
所述的电源部分包括电源1和电源2,两个电源电路是隔离的,这样可以避免信号处理中的强电影响到主芯片等电路,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
所述的主芯片,主芯片采用32位ARM芯片LPC2132,性价比较高,带有SPI、IIC等常用的外设接口。对于需要掉电保持的数据通过其IIC口保存在一块eeprom中。
所述的信息处理,是整个硬件中最关键的一个部分,因为电路要在完成各种信号采集的同时,要确保信号的准确性、实时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而电路的结构又需要设计得尽量简洁巧妙以减少空间体积。这里分成三个部分:电压、电流以及频率的信号处理;模数转换电路;光耦隔离电路。
所述的软件包括主程序流程,子程序流程,中断程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三相交流电量测量模块作为一个可配置IO中的交流模拟量的输入采集模块,为客户的选择带来方便。其次、测量的参数包括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频率、三相及总有功功率、三相及总无功功率、三相及总视在功率、三相及总功率因数、有功电能、无功电能、电压和电流的不平衡度、三相电压各次谐波及总畸变率、三相电流各次谐波及总畸变率等。参数种类的和一般的三相电量表相比更加丰富,这样在许多应用场合就可以取代普通的电量表,方便用户的使用。而且本模块精度较高,基本参数可以达到0.2%,满足大多数场合的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比较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相交流电量采集模块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三相交流电量采集模块的电源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三相交流电量采集模块的主芯片原理图;
图4(图4A、图4B、图4C)为本发明的三相交流电量采集模块的信息处理部分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三相交流电量采集模块的软件主程序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三相交流电量采集模块的软件子程序流程图;
图7(图7A、图7B、图7C、图7D)为本发明的软件中断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这是本发明的三相交流电量采集模块的电路原理框图。如图所示,三相交流电量采集模块包括电源部分、主芯片、信息处理。所述的信息处理包括电压、电流采集信号处理,频率采集信号处理,模数转换电路,光耦隔离电路。
参照图2,这是本发明的三相交流电量采集模块的电源的原理图。
如图所示,电源包括电源1和电源2;
电源1主要是使用三端稳压芯片U9将主控制器所提供的5V变为3.3V用于芯片供电。C35和C36两个电容用于储能作用来减少电源的波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32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