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eb应用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3589.3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9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戚跃民;黎宝华;吕苏;尹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00135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web 应用 系统 自动化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Web应用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 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后期维护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测试过程贯穿软 件工程的各个环节,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程序中的问题,提高软件质量;并且 还用于软件投入使用后的升级测试,如软件打补丁后,需要进行回归测试来保 证原功能的正确性。
Web应用系统在发布之前和升级之后都要经过测试,包括性能测试和功能 测试两方面,对于功能测试,主要是对Web应用所具有的各种功能进行测试。 由于每种功能具有相应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流程,所以功能测试是对Web应用系 统的各种业务流程进行测试。其中,所述业务流程指具有先后执行顺序的操作 集合序列,不同业务流程的操作序列也不同。
现有的界面自动化测试工具主要是以Mercury Winrunner和IBM Rat ional Robot为代表的脚本解释型的自动化测试软件,其工作原理是编写执行脚本或 将界面操作录制为脚本,通过播放脚本模拟界面操作来执行业务流程,达到自 动化测试的目的。
例如,中国专利第200410086041.3号申请文件就公开了一种基于脚本解 释工具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系统通过对测试案例的管理,解决了测试案例重用 问题,测试通过后台进行,实现了测试流程自动化和测试资源的均衡管理,具 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满足多种业务需求。中国专利第200410054163.4号公 布了一种自动化测试辅助系统及相应的软件自动测试系统,该专利定义了结构 化测试案例,采用了测试案例的动态执行和延迟装载技术,并将测试案例转化 为商业测试软件的测试脚本,驱动商业测试软件执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该系统提高了测试案例的编写和执行效率。
上述测试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难于支持不同Web应用系统的千变万化的具体业务流程,由于针对 Web应用的不同业务流程,需要单独编写或录制测试脚本,因此脚本编写不灵 活,脚本的重复利用率低;而且,每次都需要编写或录制大量的脚本,测试工 作量非常大;
其二,难于跟踪定位测试出错点和分析出错原因,因为现有自动化测试技 术未分解复杂的业务流程,如果测试执行过程中发现某个业务流程出错,仅能 定位到该业务流程中,很难细化地定位到具体的子业务流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Web应用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及装置,以解决现有的Web应用自动化测试工具不灵活、重复利用率低,测试 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 技术方案:
一种Web应用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
将Web应用系统的业务流程分解成原子流程的组合;
对应每个原子流程创建自动化测试构件;
读取预配置的测试案例,测试案例中记录了原子流程序列;
对应所述序列中的每个原子流程,调用相应的测试构件,对Web应用系统 进行测试。
其中,在调用测试构件之前还包括:预检所述读取的测试案例的数据是否 符合规范,并检查所调用的测试构件是否存在。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测试构件执行返回值与预期结果比较,若相同,则执 行下一个测试构件;若不相同,则记录出错位置和相关数据,并执行下一个测 试案例;记录上述比较后的测试结果。
所述方法还包括:分析所述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
所述方法还包括:跟踪记录每个执行步骤的执行情况。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常见业务流程包含的测试构件组合成复合构件,在调 用时直接调用所述复合构件。
一种Web应用系统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
自动化测试构件库,是自动化测试构件的集合,每个测试构件对应原子流 程创建,而原子流程组合成Web应用系统的业务流程;
案例读取模块,用于读取预配置的测试案例,测试案例中记录了原子流程 序列;
测试控制模块,用于对应所述序列中的每个原子流程,调用相应的测试构 件,对Web应用系统进行测试。
所述装置还包括:案例解析模块,用于预检所述读取的测试案例的数据是 否符合规范,并检查所调用的测试构件是否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35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结构水基防火涂料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补偿紧固式大口径快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