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应用于脲醛树脂的复配型游离甲醛捕捉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3652.3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0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闫里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里选 |
主分类号: | C09J11/00 | 分类号: | C09J11/00;C09J16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103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脲醛树脂 复配型 游离 甲醛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应用于脲醛树脂的复配型游离甲醛捕捉剂,适用于以脲醛树脂作为粘结剂压制的胶合板、细工木板、纤维板、刨花板、木粉制品等木制品,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844年脲醛树脂(UF)问世,它的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粘结强度,这些显著的优点使它很快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也是当今木材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产量居于首位的粘结剂。
但是脲醛树脂也有不足之处,如它的耐水性较差,抗老化性能较差,以及游离甲醛偏高。弥补脲醛树脂的这些不足是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并倾力研究以求解决的课题,也已陆续提出了一些颇为有效的方法:如用聚酰胺、环氧树脂、三聚氰胺、糖醇等聚合物对脲醛树脂改性,解决了它耐水性较差的问题,如用聚乙烯醇、聚乙酸乙脂等聚合物对脲醛树脂改性,明显提高了它的抗老化性。
目前最为人们关注、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如何降低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木制品中普遍存在的甲醛超标已成为众矢之的。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甲醛超标的环境下,不仅会引起气管炎、皮炎等疾患,还有可能引发白血病等癌症危及生命。
脲醛树脂(UF)是由尿素和甲醛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缩聚反应制得的。脲醛树脂的合成机理相当复杂,迄今国内外均无定论,但实践表明:若尿素与甲醛用量比大于1时只能生成线性结构树脂,不具有使用价值,只有尿素与甲醛用量比小于0.7时才能生成具有使用价值的体型结构树脂。换言之,脲醛树脂制造时,甲醛必须过量,成品脲醛树脂中必然存在游离甲醛。此外,由于聚合反应的可逆性、涉及一个长期的动力学过程,业已参与反应的甲醛在一定条件下仍会释放出来,释放程度与树脂本身品质和使用的环境因素有关。
当前消除脲醛树脂所含甲醛的方法主要有二类,一类是在脲醛树脂制造过程中通过多次投料同时降低甲醛与尿素之比以降低游离甲醛含量,这类方法最终会导致木制品的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另一类方法是研制各种甲醛捕捉剂,包括添加到脲醛树脂中的液态捕捉剂和消除弥散在空气中甲醛的气态捕捉剂即喷雾剂,这些方法也存在明显缺陷,前者虽可消除木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绝大部分甲醛,但无法吸纳木制品长期使用过程中释放的甲醛;而喷雾剂的使用往往带来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应用于脲醛树脂的复配型游离甲醛捕捉剂,既在木制品制造过程中以化学反应方法消除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又能以物理化学吸附的方法吸纳木制品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断释放出来的甲醛,它既保证了脲醛树脂粘结木制品的力学性能,又消除了脲醛树脂甲醛超标带来的危害。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应用于脲醛树脂的复配型游离甲醛捕捉剂,其特征在于,由可与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反应的A剂和能吸纳脲醛树脂木制品长期使用过程中释放的甲醛的B剂两部分组成,
一.所述的A剂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把工业尿素溶解于去离子水、或中性、弱碱性的自来水中,除去过量尿素,制成尿素饱和水溶液;
第二步.把粒径为1000目至3000目的无机矿粉在电热式高温炉中进行活化处理,活化温度为500℃-1200℃,活化后密闭储存防止吸水;
第三步.按重量配比0.1~10∶1∶0.01~0.5称取尿素饱和溶液、活化无机矿粉、助剂,放入配混罐中搅拌均匀,即得A剂;
二.所述的B剂制备方法为:
第一步.在天然有机物中均匀喷洒去离子水,使天然有机物既无干粉、也无结团,用分析天平以称重法测定润湿用水量;
第二步.按照天然有机物:浸润剂:杀菌剂重量配比1∶0.005~0.05∶1/10000~5/1000,以步骤1分析天平以称重法测定的润湿用水量配置含有浸润剂和杀菌剂的处理液,在搅拌下以喷雾态均匀喷洒在天然有机物表面,制成既无干粉、也无结团的B剂。
所述的无机矿粉为高岭土、胶体二氧化硅或凹凸棒土,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所述的助剂包括提高分散效果的C16-C18脂肪醇聚氧乙烯(10,20)醚、脂肪醇聚氧乙烯甲基硅烷或亚甲基双萘磺酸钠,以及提高渗透效果的C12脂肪醇聚氧乙烯(3,7)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所述的天然有机物为面粉或高粱粉或脱脂豆粉或氧化淀粉或坚果果壳粉;所述的浸润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所述的杀菌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里选,未经闫里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36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