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排气管夹箍及安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4047.8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夏倩;吴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7/08 | 分类号: | F01N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0129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排气管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排气管,特别是一种柴油机排气管上的夹箍。
背景技术
排气管是柴油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各缸排气管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排气系统的密封性和运行安全。中速机排气管为分段式结构,考虑到高温膨胀,每段排气管间有波纹管连接,在排气管端部有法兰连接,采用夹箍将排气管与波纹管、排气管与端部法兰固定在一起。为使柴油机稳定运行,排气管密封性良好,对排气管夹箍的定位和安装应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所使用的夹箍(见图1)为四段扇形体组合式夹箍,安装时需先将四段扇形体安装在排气管与波纹管的连接处,或排气管与端部法兰的连接处,然后安装金属带,在扇形体与金属带间相互位置确定后,拉紧金属带,拧紧T型螺栓。
显然,上述安装过程存在一定弊端,由于四段扇形体均为独立单元,与金属带间仅靠螺栓拉力相连,因此在安装时扇形体间的定位,扇形体与金属带间的定位都不方便,若扇形体在连接处不能对称分布,则连接处的受力不均匀,在柴油机运行过程中,由于排气温度高达600℃,金属带受热膨胀,导致拉紧力不足,扇形体松开将存在泄漏燃气的危险。为此考虑使用一种简单的组合形式,结构不复杂,同时又能加强排气管安装的可靠性,从而替代目前使用的排气管夹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铰接两半式柴油机排气管夹箍,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安装方便,保证了排气管连接的密封性,同时材料改用球墨铸铁,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柴油机排气管夹箍,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半圆环形的管夹,管夹内侧设有凹槽,该管夹的一端向外突设有连接耳,该连接耳上设有销孔,由一销轴穿过所述的销孔而将上下两管夹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的管夹的另一端端部向外延伸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上设有通孔,螺栓穿过该通孔,将螺母套在螺栓上拧动,以收紧或放松两管夹。
所述的两突出部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的凹槽的截面呈梯形。
所述的管夹所用的材料为球墨铸铁。
所述的柴油机排气管夹箍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所述的柴油机排气管夹箍的螺栓取下,打开夹箍并置于排气管连接处;
②闭合夹箍将螺栓穿过通孔,拧入螺母;
③调整夹箍的位置,拧紧螺母,将夹箍完全固定于排气管连接处。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1,使用方便。使用时只需将夹箍打开,安装于排气管连接处,拧紧螺母而直接固定在连接处,操作简单,快速。
2,制造方便。以往使用的夹箍(见图1)由四个扇形体组成,扇形体为独立结构,内槽加工较困难,金属带两端安装管子、T型螺栓及定距管处需开槽,槽宽应略大于螺栓直径,为固定管子及定距管,金属带应弯曲并焊接,由于金属带受力集中在焊接点处,因此对于金属带的焊接要求较高。而本发明装配的二件可同时铸造,同时加工,保证了内槽同圆,同平面,采用销铰接,制造方便。
3,提高安全。螺栓拉紧后两半管夹与排气管连接处贴合紧密,连接处受力均匀,管夹厚度较金属带厚,热膨胀相对较小,减少了燃气泄漏的危险。
4,降低制造成本。采用球墨铸铁材料,降低了夹箍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排气管夹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排气管夹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在排气管连接处,采用铰接两半式夹箍的拉紧方式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排气管安装夹箍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
1-管夹 2-凹槽 3-连接耳 4-销孔 4’-通孔 5-销轴
6-突出部 7-螺栓 8-螺母 9-垫圈 10-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图2是本发明的排气管夹箍,图3是安装时的剖面图。本发明包括上下两个球墨铸铁制成的半圆环形管夹1,管夹1内侧设有梯形凹槽2,梯形凹槽2的尺寸与排气管连接处的尺寸相同(见图3),管夹1的一端向外突设有连接耳3,该连接耳3设有垂直于两管夹1形成的圆环面的销孔4,供销轴5穿入,将上下两管夹1的一端铰接;上下管夹1的另一端的端部都向外延伸有突出部6,上下突出部6间预留10毫米间隙。该上下突出部6上各设有平行于两管夹1形成的圆环面的通孔4’,供螺栓7穿入,放上垫圈9,拧动螺母8将上下管夹1拧紧。两半管夹1一端设有销子铰接,另一端设有拉紧螺栓固定,操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的散热总成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改进型太阳光自动跟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