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制涤纶转杯纱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4656.3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4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廷;侯春婷;梁金茹;李立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02 | 分类号: | D02G3/02;D01G15/00;D01H4/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涤纶 转杯纱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纺制转杯纱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化纤工业的发展,涤纶逐渐以其特有的优势在产业用纺织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涤纶大分子内几乎没有亲水基,干、湿状态下的机械性能没有多大差异;它初始模量高,在小负荷作用下不易变形,耐磨性能好,热稳定性强。涤纶尽管在价格上稍高于维纶,但以其自身消耗低和成品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弥补了原料价格高的不足。选用含有亲水性基团的涂层剂、阻燃剂和粘合剂可以克服涤纶纤维亲水性差的缺点。所以,涤纶作为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要原料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是涤纶生产大国,产量占世界第一,但由于技术水平较低,因而也是涤纶生产弱国。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的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国外大多数涤纶产业用织物都采用长丝纱织造,较少采用短纤维。如果选用短纤维则要选择适当的捻度,以减少纤维的滑移,提高纱线强力。
转杯纺是产业化程度很高的新型纺纱技术,原料范围广,制成的转杯纱的条干均匀度好,结杂少,耐磨性和染色性都很好,同时具有工艺流程短、纺纱速度高、生产率高等特点。虽然转杯纱的强度低于环锭纱,但是对于一般的产业用织物,在没有特殊的强度要求下,转杯纱的强度也可以满足要求,因而利用转杯纺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制涤纶转杯纱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工艺技术简单,制备出的涤纶转杯纱具有优质性能,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为涤纶面料的开发提供更多的纱线品种,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本发明的纺制涤纶转杯纱的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涤纶纤维喂入梳棉机上,进行分梳、除杂、均匀混合,转移到道夫上经剥棉罗拉剥下进入喇叭口制成定量生条;
(2)生条经头道并条机,二道并条机,制成定量熟条;
(3)熟条经转杯纺纱机,进行开松、除杂、加捻、卷绕,制得特涤纶转杯纱。
所述的步骤(1)中的进行分梳、除杂、均匀混合是以刺辊速度为900-1200转/分、锡林速度为280-400转/分、道夫速度为200-320转/分进行操作,其中的道夫罩盖和刺辊罩壳上装有吸尘管道;
所述的定量生条是指254-322克/5米的生条;
所述步骤(2)中的头道并条机的工艺条件为6-8根并合、6-8倍牵伸、前罗拉转速为1500-2000转/分,二道并条机的工艺条件为6-8根并合、6-8倍牵伸、前罗拉转速为1800-2500转/分;
所述的定量熟条是指22.4-26.8克/5米的熟条;
所述的步骤(3)中的工艺条件为选用锯齿分梳辊,其直径为60-70mm,速度为6500-8000转/分,转杯直径为50-70mm,速度为27000-35000转/分,并使用假捻盘,纱线特数捻系数为420-480,优选直径为65mm的锯齿分梳辊,转杯直径为66mm;
所述的特涤纶转杯纱是指26-40特涤纶转杯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方法工艺流程短、纺纱速度高、生产率高;
(2)制备出的涤纶纱线性能优良,丰富了涤纶纱线的花色品种,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3)涤纶产业用织物中用涤纶短纤维转杯纱代替环锭纱,可以进一步降低原料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1)将涤纶纤维喂入FA201型梳棉机上,然后以刺辊速度为900转/分、锡林速度为280转/分、道夫速度为200转/分进行分梳、除杂、均匀混合,转移到道夫上经剥棉罗拉剥下进入喇叭口制成定量为254克/5米的生条。
(2)将制得的定量为254克/5米的生条先经过A272型头道并条机,其采用的工艺条件为8根并合、8倍牵伸、前罗拉转速为1500转/分;再经过A272型二道并条机,其采用的工艺条件为8根并合、8倍牵伸、前罗拉转速为1800转/分制成定量为22.4克/5米的熟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6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