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硝酸甘油用药评估试剂盒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4700.0 | 申请日: | 200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哲民;邹祖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主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21/00;C12Q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酸甘油 用药 评估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个体对硝酸甘油药物敏感性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硝酸甘油(GTN,glyceryl trinitrate,nitroglycerin)用于治疗心绞痛和心力衰竭已有130年的历史,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是抗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的常规首选药方,但其临床有效性常因人而异。有的人因它而及时挽救了生命,而有的人服用之后,效果却不甚明显。以往国内外医学界一直认为硝酸甘油对部分病人疗效不佳是因其“耐药性”所致,但研究结果证实并非如此。近来的研究表明基因突变是影响硝酸甘油药物疗效的决定性因素。
ALDH2基因是线粒体ALDH的主要编码基因,定位于12号染色体。ALDH2具有脱氢酶活性,对人体内乙醛的氧化发挥主要的作用(即与体内代谢酒精的能力直接相关),我们饮酒后产生的乙醛主要是由ALDH2参与氧化代谢的。除了上述的脱氢酶活性以外,ALDH2还有酯酶活性,可以催化硝酸甘油水解产生1,2—二硝基甘油和亚硝酸盐。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ALDH2基因第12个外显子存在一个G/A多态,即504位的谷氨酸被赖氨酸替代(Glu504Lys)会影响其酶活性。因此,人体内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是硝酸甘油的有效代谢一氧化氮形成的关键。如果病人体内的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的基因Lys-504发生突变,就会影响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的酯酶活性,使硝酸甘油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受阻,致一氧化氮减少甚至无法产生一氧化氮,也就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亚洲人群中,30%-50%的人都携有Lys-504基因突变,远远高于欧美人群。研究还发现,中国汉族人群中,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的比例高达25%以上。
因此,在中国人群中对需要含服硝酸甘油药物的病人进行ALDH2基因的SNP检测,能提前预知硝酸甘油药物对病人是否有效,就能提前做好准备。
发明内容
根据国家生物基因检测技术应用评估认证中心颁布的《中国人口健康服务基因位点认证规程》,对与硝酸甘油药物敏感性相关基因位点的支持文献、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中国人群适用性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后,ALDH2基因上rs671号SNP位点通过国家生物基因检测技术应用评估认证中心认定,可用于检测评估硝酸甘油药物敏感性。
基于ALDH2基因上rs671号SNP位点的多态性可用来评估个体对硝酸甘油药物敏感性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个体对硝酸甘油药物敏感性的试剂盒。
该试剂盒包括:
检测ALDH2基因上rs671号SNP多态性基因型的特异性引物对及特异性荧光探针对。所述的特异性引物对是指针对ALDH2基因上rs671号SNP而设计,能特异性扩增出包含这个SNP位点DNA片段的引物对。设计这类引物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易完成的。特异性引物对可用常规的合成技术进行合成。所述的特异性荧光探针对是指针对ALDH2基因上rs671号SNP而设计,能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特异性检测出这个SNP位点基因型的Taqman探针对。设计这类探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易完成的。
荧光定量PCR反应组件(包括Taq酶、dNTP混合液、MgCl2溶液、荧光定量PCR反应缓冲液、去离子水等)。
本发明试剂盒的组分和含量包括:
荧光定量PCR反应套装
10 X荧光定量PCR反应缓冲液1μl,
25mM dNTP混合液0.1μl,
25mM MgCl2溶液0.6μl,
5units/μl Taq DNA聚合酶0.025μl,
20μM特异性引物对每条引物各0.225μl,
10μM特异性荧光探针对每条探针各0.25μl,
去离子水5.325μl。
本试剂盒供一人份检测应用,试剂盒的保存温度为-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检测试剂盒的使用
步骤1:DNA模板的抽取
用硅胶吸附法抽提口腔上皮细胞的基因组DNA。
步骤2:荧光定量PCR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主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主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7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