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氮自动监测仪的自动恒温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4777.8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9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忠;於金梅;张仁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B01L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监测 恒温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涉及一种水质自动分析仪的配件装置,特别是一种氨氮自动监测仪的自动恒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用氨气敏电极(以下简称电极)法测量水溶液(废水、生产用水和地表水)中铵离子的浓度,此法简便、测量范围宽、且水样不必进行预处理。因此在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使用电极法测量水溶液中铵离子的浓度时,测量装置的温度误差(其中包括水样、标样和电极)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此外,管路中带进、或溶液中自发产生的气泡会吸附或富集,会阻隔电极与溶液的接触,也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
目前,测量装置的恒温是通过一个恒温水浴,对水样、标样和电极进行恒温,恒温水浴通过管道回路。在测量池中加入搅拌珠,用外加磁场驱动搅拌珠搅拌溶液。这种装置体积庞大,机械传动繁琐容易出故障,而且恒温温度波动大。这种装置大,机械传动繁琐容易出故障。同时由于管路中如有气泡不易排除,会吸附在电极的表面,也会影响测量精确度。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电极法测量水溶液中铵离子的浓度装置的恒温问题、管路中带进、或溶液中自发产生的气泡会吸附或富集造成的阻隔电极与溶液的接触问题,以及装置的体积庞大问题已是提高该种检测设备检测精度的一个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现有氨氮氨氮自动监测仪的自动恒温测量装置,希望不仅能有效地减小恒温装置的庞大体积,同时能够具有良好的恒温效果,还能有效地克服因气泡吸附或富集,会阻隔电极与溶液的接触等问题。
这种氨氮自动监测仪的自动恒温测量装置,包括加热机构、自动恒温机构、输液管道和测量电极,其特征是:所述的该装置由两块铝合金组成的盒状体,在其中空状的底盒内设置着左、右排布的自动恒温机构和安置着测量电极的测量池,同时在底盒的背面设置着加热机构。
所述的加热机构由镶嵌在底盒背面凹槽内的多根加热棒以及与这些加热棒串接在一起的温度继电器组成,并且在加热棒内嵌设温度传感器和发热体。
所述的自动恒温机构由设于底盒内的涂覆着导热脂的凹槽以及绕置于底盒凹槽内的PVC输液管构成液体恒温输送路径,并与底盒背面凹槽内的嵌置着温度传感器和发热体的加热棒,以及与传感器连接的控制芯片构成自动恒温机构;同时所述PVC输液管的一端为检测液进口,其另一端则通入测量池下部。
所述的测量电极倾斜状设于测量池内,测量电极的下部连接PVC输液管的输出口,同时又在测量池的底部设有一排水口。
所述的测量电极与铅锤面呈30度夹角设置。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氨氮自动监测仪的自动恒温测量装置,不仅体积小,重量轻,维护少,能源消耗少:省去了恒温水浴。不需要经常检查和补充水浴水分;同时,管路中不会存在气泡影响测量精确度,所使温度控制更精确,测量精确度更好。完全克服了原有测量装置因测量池与恒温水浴距离大,泵送的恒温水能量损失大,测量池热平衡能力差,测量精确度较差的技术现状。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加热板背面的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AA向剖面图。
图中:1-PVC输液管 2-测量电极 3-加热板衬块 4-测量池 5-排水 6-进水 7-加热板衬块 8-加热板 9-凹槽 10-加热棒 11-温度继电器 12-温度传感器 13-发热体 14-紧固件 15-导线 A-底盒 B-上盖 C-保温底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这种氨氮自动监测仪的自动恒温测量装置,它是对现有水质自动分析仪的恒温装置的一种能够创造性改进,氨氮自动监测仪的自动恒温测量装置,包括加热机构、自动恒温机构、输液管道和测量电极,其特征是:所述的该装置由两块铝合金组成的盒状体,在其中空状的底盒内设置着左、右排布的自动恒温机构和安置着测量电极的测量池,同时在底盒的背面设置着加热机构。
所述的加热机构由镶嵌在底盒背面凹槽9内的多根加热棒10以及与这些加热棒10串接在一起的温度继电器11组成,并且在加热棒内嵌设温度传感器12和发热体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7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PTV机顶盒组播节目接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