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多量子阱发光二极管内部量子点密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4935.X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9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陆卫;夏长生;李志锋;张波;甄红楼;陈平平;李天信;李宁;陈效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G06F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多量 发光二极管 内部 量子 密度 方法 | ||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检测多量子阱发光二极管内部量子点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将生长完成的InGaN/GaN多量子阱材料芯片,切割成普通发光二极管芯片大小,刻蚀出N型GaN电极层,并镀制具有欧姆接触的正负电极;
B.通过发光二极管I-V特性曲线测量仪测得不同发光二极管在相同注入电流下的I-V特性曲线;
C.通过切线外推的方法获得不同发光二极管的开启电压,开启电压VTurn_on与量子点密度NQD满足如下关系式:
然后利用计算机可很容易求得量子点密度NQD大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49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