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南方红豆杉套种大豆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5194.7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7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荣;母锐敏;阮晓峰;樊正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E02B1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南方 红豆杉 套种 大豆 立体 生态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南方红豆杉的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又名美丽红豆杉,为国家I级保护植物,主要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南岭山脉地区和河南、陕西、甘肃及台湾省等地.它生长迟缓,浅根性,侧根发达,幼苗喜荫、忌晒,喜生于富含有机质的潮湿土壤中。南方红豆杉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体内还含有抗肿瘤特效药成分——紫杉醇(Paclitaxe),因其具有独特的微管稳定作用而被广泛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头颈部肿瘤、非小细胞性肿瘤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野生红豆杉植物资源非常有限,目前紫杉醇类药物原料及其相关的医药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量,因而各地都在对其进行着广泛的研究开发,种植前景看好。大豆是常见的经济作物,也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中唯一短缺的,每年大致有1000万吨左右的缺口,这将成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大豆还是非常好的根瘤固氮作物,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达到养地的目的。
但在南方地区,由于7-9月份气温较高,南方红豆杉幼苗喜阴、忌晒,易受夏日高温的伤害,因而存活率不高。常规的有人工搭架等技术手段虽然有效,但大大的提高了南方红豆杉的种植成本,经济效益不高。本发明利用两种不同植物空间生态位的互补原理,实现南方红豆杉和大豆的立体生态套种,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南方红豆杉套种大豆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通过该方法可提高南方红豆杉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红豆杉种植成本。
本发明是利用两种植物的空间生态位互补原理,实现南方红豆杉幼苗与大豆的立体生态套种,包括选种、种植、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成套的田间管理技术。
具体方法如下:
1、种植
选择疏松、富含腐殖质、呈中性或微酸性的用地为好。将土地深翻、整平。将高6~12cm的南方红豆杉幼苗按南北向宽行窄株的方式种植,株距为70~90cm,行距50~70cm,同时在南方红豆杉幼苗的右侧即东侧20~35cm处相应的栽种大豆;并且每隔1.3~1.6m宽留出一条30~50cm宽的作业道;地块周边开挖边沟,以利于田间排水。其中南方红豆杉幼苗的种植在每年的3-4月份进行,大豆的种植在4月中下旬进行。在7-9月份大豆进入生长旺盛期,平均高度在80cm以上,与南方红豆杉幼苗形成株高的明显差异,构成了一个立体种植模式。
2、采收
10月份后大豆进入成熟期,将大豆收割,茎秆作为绿肥返回田中,第二年继续复种大豆,南方红豆杉幼苗继续自然生长;2年之后,南方红豆杉壮苗形成,大多高在50cm以上,可独立生长存活,不必套种大豆。人工栽培3年后的南方红豆杉可全株或适当采收枝叶用于紫杉醇的药物提取。
本发明中,红豆杉鲜叶一年四季均可采收,但根据有效成分含量的积累,枝以嫩枝为好,叶以老叶为好,10月份为枝叶的最佳采收期。采收后如不作鲜加工用,应及时摊开通风阴干或晒干。
本发明中,选择南方红豆杉品种,该品种高产、速生、枝叶繁茂,大豆品种宜选择分枝多、体形高大、生长期长的优良品系。
本发明中,在种植后,要进行适当的田间管理,例如红豆杉幼苗种植后,要经常拔除杂草、培土。南方红豆杉要浇水,见苗退黄时追施淡尿素水或清淡粪水,培育壮苗。红豆杉幼苗每年追肥2-3次,大豆幼苗追肥1次,均以农家肥为主。此外,对于大豆要视具体情况增施磷肥和钾肥,以防倒伏。其中多雨季节要防积水,以防南方红豆杉烂根和发生立枯病。
采用南方红豆杉套种大豆的立体生态栽培技术,充分利用了南方红豆杉和大豆的空间生态位互补优势,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红豆杉种植成本的目的。在7-9月份的夏季高温期,大豆高大繁茂的枝叶可以为喜阴忌晒的南方红豆杉幼苗遮阳,以避免其遭受阳光灼伤,显著提高南方红豆杉的存活率。大豆具有的固氮生物功能也可为南方红豆杉提供养分,从而提高南方红豆杉的生长速度。同时,南方红豆杉散发出的挥发性气体可保护大豆免受虫害的影响,可大大减少了有毒农药使用,减少对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种植的南方红豆杉幼苗,2为大豆,3为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5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子文档演示的智能演示设备
- 下一篇:防蚊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