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控制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5272.3 | 申请日: | 200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4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华桥;何代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00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背光电路的设计有串联和并联LED(发光二极管)两种连接方式。串联电路中的LED,背光亮度显示均匀,但是这种电路需要升压电路提供较大的电压,而这种升压电路在升压同时产生许多干扰信号。
并联电路中的LED不需要较大的电压,但是需要消耗较大的电流。而且这种连接方式的电路背光亮度很难控制,通常背光亮度显示不均匀。对于背光亮度均匀度要求高的设计,就不能应用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作为背光电路。
现有背光电路不管是串联还是并联LED连接方式,LED的亮度都是可以调节的,但是这种调节是使LED整体变亮或者变暗的,不能选择其中某一个LED亮,某一个LED灭。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不能单独控制某一个LED,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背光控制电路,能够根据需要控制背光的亮度,并且可以控制背光电路中具体LED的亮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控制电路,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不能实现发光二极管的单独控制,无法实现背光亮度的控制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控制单元、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以及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用于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电源控制器;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导通或者关闭;
所述电源控制器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相连,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信息控制为所述发光二极管提供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相适应的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切换所述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并联或者串联的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具体为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相连的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控制极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控制所述三极管的导通或者关闭切换所述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电源控制器包括并联发光二极管电源控制器和串联发光二极管电源控制器;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所述并联发光二极管电源控制器和串联发光二极管电源控制器均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控制为所述发光二极管提供与所述控制单元切换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之间串联或并联方式相适应的串联发光二极管电源控制器或者并联发光二极管电源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具体为串联在所述发光二极管之间的第一三极管,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并联发光二极管电源控制器之间的第二三极管;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以及第二三极管的导通或者关闭切换所述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电源控制器具体为串联发光二极管电源控制器;所述发光二极管为超亮发光二极管;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所述串联发光二极管电源控制器均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控制所述串联发光二极管电源控制器为所述发光二极管提供与所述控制单元切换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之间连接方式相适应的工作电源。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具体为串联在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串联发光二极管电源控制器之间的第三三极管,以及连接在所述发光二极管基极之间的第四三极管和连接在所述发光二极管基极与另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射极之间的第五三极管;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以及第二三极管的导通或者关闭切换所述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连接方式。
优选地,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通过通用输入输出口控制所述控制单元。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控制单元可以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控制信息,选择控制背光控制电路中的哪个发光二极管导通,哪个发光二极管关闭;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同时控制电源控制器提供与上述发光二极管相适应的工作电流和工作电压。这样就可以实现背光控制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的单独控制,能够根据具体需要控制背光的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背光控制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背光控制电路第一种实施例具体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背光控制电路第二种实施例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控制电路,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不能单独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导通或者关闭,无法控制背光亮度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5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