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器中的走线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5577.4 | 申请日: | 200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2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H01L2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 琦 |
地址: | 201108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器 中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中的走线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CRT显示器依靠阴极射线管发射电子撞击屏幕上的磷光粉来显示图像,但液晶显示的原理则完全不同。通常,液晶显示(LCD)装置具有上基板和下基板,彼此有一定间隔和互相正对。形成在两个基板上的多个电极相互正对。液晶夹在上基板和下基饭之间。电压通过基板上的电极施加到液晶上,然后根据所作用的电压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显示图像、因为如上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不发射光,它需要光源来显示图像.因此,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位于液晶面板后面的背光源。根据液晶分子的排列控制从背光源入射的光量从而显示图像,在两块偏光片之间夹有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即彩膜)、电极、液晶层和晶体管薄膜,液晶分子是具有折射率及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物质。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下偏光片,成为具有一定偏振方向的偏振光。晶体管控制电极之间所加电压,而该电压作用于液晶来控制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偏振光透过相应的彩膜色层后形成单色偏振光,如果偏振光能够穿透上层偏光片,则显示出相应的颜色;电场强度不同,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也不同,透过的光强不一样,显示的亮度也不同。通过红绿蓝三种颜色的不同光强的组合来显示五颜六色的图像。
目前常用的结构是将金属走线和晶体管等控制像素电压的部分制作在一块基板上称为阵列基板,而在另外一块基板上制作彩色滤光阵列称为彩膜基板。TN或者VA模式下驱动电压信号施加于阵列基板,彩膜侧通过电极层提供基准电压,由单位像素上下基板间的电压差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从而控制透光量。IPS模式下像素电压电极和基准电压电极均在阵列侧制作,由像素电压和基准电压之间的电压差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从而达到控制透光量的目的。目前的技术来看,信号,电源等的供给基本上都集中在阵列侧,当基板逐渐变大而边框变窄的趋势下,屏内布的信号线,电源线的布线变得困难。特别是当需要在周边制作驱动电路而不是压接驱动芯片时,单位面积利用率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中的走线结构,以提高单位面积布线密度,提高导线传输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在彩膜侧制作金属导电传输导线,将阵列侧输入或输出端的阵列侧引线即阵列侧信号线路和电源线路,通过边框传输技术引入彩膜侧金属导电传输导线上。将所述阵列侧输入或输出端端子部位的信号线路和电源线路引入到阵列侧和彩膜侧导通的胶接触部位,通过曝光和刻蚀的方式制作出导线部分和绝缘膜的开口部分,在阵列侧最外层图形化导电层处将阵列侧引线引出到阵列侧表面,在彩膜侧和阵列侧贴合过程中通过胶接触部位将两侧导电图形电气连接。
所述阵列侧和彩膜侧导通的胶接触部位为异性导电胶或导电浆。所述导电胶为胶水与导电粒子混合物。所述导电胶或导电浆可以为ITO,ZnO或ZnO与其他金属混合。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信号、电源等的供给可以分布在阵列侧和彩膜侧,当基板逐渐变大而边框变窄的趋势下,屏内布的信号线,电源线的布线更趋合理。特别是当需要在周边制作驱动电路而不是压接驱动芯片时,提高了布线的单位面积利用率。通过该方式可以达到节省基板周边空间,增加单位面积布线密度,提高传输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中:阵列侧输入或输出端1、阵列侧引线(信号线路和电源线路)2、彩膜侧传输导线3、彩膜侧电极层4、导电胶或导电浆5、阵列侧绝缘层6、阵列侧金属导电层7、阵列侧透明电极层8、端子部9、修复线10
图1在彩膜侧传输阵列侧引出的信号、电源的导通通路的示意图
图2图1的a-a’(b-b’)截面图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1的信号、电源传输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2所涉及的修复线原理示意图
图5在彩膜侧传输阵列侧引出的用于传输修复线信号的导通通路示意图
图6图5的a-a’(b-b’)截面图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2修复线导通通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彩膜侧制作金属导电传输导线3,将阵列侧输入或输出端1的阵列侧引线2即阵列侧信号线路和电源线路,通过边框传输技术引入彩膜侧金属导电传输导线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5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形夹丝结构节能灯管
- 下一篇:汽车记录仪及其配套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