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5730.3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晃;王兆凯;陈军;倪琦;徐皓;张宇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C02F3/3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逸良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循环 水产 养殖 系统 | ||
1.一种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养殖第一种水产品的第一养殖子系统,其包含多个养殖第一种水产品的第一养殖单元,多个第一养殖单元通过管道连通成养殖水循环网络,每个第一养殖单元中均养殖有微藻,微藻在光照下微藻的光合作用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氮类污染物;
养殖第二种水产品的第二养殖子系统,其包含多个养殖第二种水产品的第二养殖单元,第二养殖单元通过管道与第一养殖单元连通以进行养殖水循环,通过养殖水循环将第一养殖单元中养殖的微藻带入第二养殖单元,以作为第二种水产品的饵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养殖单元,包括:
养殖第一种水产品的养殖池;
设置在所述养殖池中心的排污管;
设置在养殖池壁的增氧曝气装置;
与其他第一养殖单元连通,以进行养殖水循环,保持各第一养殖单元水位平衡的连通管;
养殖池向第二养殖单元输送养殖水的循环管;
从第二养殖单元回收养殖水的回水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水管以切向方式回水,使得所述第一养殖单元的养殖池形成一定的旋转水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种水产品,包含鱼类、虾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藻为硅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池外靠近增氧曝气装置,设有气泵,其通过增氧曝气装置在夜晚或阴天硅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时,给养殖池进行补充增氧。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单元设有与养殖池相连,除去养殖池水中多余的微藻,再将处理过后的养殖水输送回养殖池的泡沫分离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沫分离装置,包括:
一分离筒;
设置在分离筒上部的电动机,电动机通过导管连接微气泡发生器,微气泡发生器向下伸入分离筒中;
设置在分离筒上部的溢泡口;
设置在分离筒中部的从养殖池进水和回水的进水口和回水口;
设置在分离筒底部的排空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养殖单元,包括:
养殖第二种水产品的养殖池;
设置在养殖池中的多个养殖桶;
与第一养殖单元相连进行进水和回水的进水口和回水口。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养殖单元设有排空所述养殖第二种水产品养殖池中养殖水的排空口。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种水产品为滤食性生物。
12.如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水产品为包含贝类和卤虫。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可包含一集水器,所述集水器与每个第一养殖单元的循环管相连,汇集每个第一养殖单元中的养殖水,再通过水泵与第二养殖单元的进水口相连,将养殖水输送到第二养殖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9或13所述的基于微藻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养殖单元的进水口通过管道分别与水泵连接,同组的4个第二养殖单元的回水口相互串连,然后至少与一个第一养殖单元的回水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57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砂模的临界温度脱蜡方法
- 下一篇:具有改进的ISO-选择性的氢甲酰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