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性硅凝胶乳房假体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5816.6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景荣宽;李锦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F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友彭 |
地址: | 20161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凝胶 乳房 填充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整形美容科的乳房假体,为一种高弹性硅凝胶乳房假体填充物及其制备方法,此凝胶可作为乳房假体的填充物,填充入乳房假体外囊内。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乳房假体填充物主要为硅凝胶和生理盐水,其中生理盐水形状保持不好、手感不自然,而硅凝胶具有较好的仿真性而为市场亲睐。当前使用的硅凝胶一般为含不饱和烯烃的硅氧烷与交联剂经催化交联形成的,但其一般具有下列缺陷:首先弹性较低。其次手感不自然,不具有人体脂肪般的自然特性。还有柔软性与形状保持性不易调控好,如凝胶形状保持性较好,则意味着机械强度相对较高,会导致凝胶注入乳房假体外囊后太硬,失去柔软性;反之如较柔软,则导致机械强度相对较低,使乳房假体在植入人体后无法保持较好的自然形状。
因此研发一种具有较好的弹性,手感柔软与自然,又具有较好形状保持性的乳房假体填充物是相关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弹性硅凝胶乳房假体填充物,以解决目前普遍使用的乳房假体填充物弹性低、手感不自然、柔软性与形状保持性不易调控好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乳房假体填充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弹性硅凝胶乳房假体填充物,由A组分和B组分混合后加入交联剂经催化交联形成具有半互穿聚合网络结构的凝胶。
所述的A组分为具有通式I的线形硅氧烷聚合物,其既可以为均聚物,也可以为共聚物。
其中R为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或不饱和烃基,如甲基、乙基、苯基、乙烯基、丙烯基、己烯基等;R′是不饱和烃基,如乙烯基、丙烯基、己烯基等;m为50-10000的整数,25℃时A组分的粘度在10Pa·s以下。
所述的B组分为具有通式II的线形硅氧烷聚合物,其既可以为均聚物,也可以为共聚物。
其中R″是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芳基,如甲基、乙基、丙基、苯基等,也可为含卤原子的烷基,如三氟丙基;n为50-10000的整数,25℃时B组分的粘度在10Pa·s以下。
交联剂为各种类型的含活性氢的硅油,平均每分子含有2个以上与硅键合的氢原子,如甲基含氢硅油、乙基含氢硅油、羟基含氢硅油等。
催化剂为铂族金属或该金属的化合物。这些金属包括铂、钯、铑。尤其优选铂和铂类化合物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如铂黑、氯铂酸或用醇改性的氯铂酸与乙烯基硅氧烷间的配合物。
A组分中的不饱和烃基在加入交联剂、催化剂后会发生交联反应,B组分则不与A组分反应,它起着增塑剂和稀释剂的作用,由于它与A组分相容性较好,交联后可与A组分形成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semi-IPN)。
针入度指在一定载荷和时间内标准针垂直穿入油脂试样中的深度,针入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油脂越软,机械强度较低。由于聚合物交联度增大后,机械强度也会增大,聚合物的针入度数值下降;当聚合物交联度降低时,机械强度也会下降,随之聚合物的针入度数值则上升。于是此处我们用聚合物的针入度数值来表征聚合物的交联度。针入度数值大则交联度低,针入度数值小则交联度高。
A与B组分的比例、交联剂的量对凝胶的针入度具有决定作用。在交联剂和催化剂量固定的情况下,当A与B的比例不断上升时,针入度会不断上升,这表明凝胶的机械强度不断下降。A与B的比例保持恒定的情况下,交联剂的量不断升高,针入度则会降低。于是,既可以通过调整A与B的比例,又可以通过调整交联剂的量来得到具有不同针入度的硅凝胶,这就为在保持硅凝胶的针入度的情况下,加入B组分来调节硅凝胶弹性提供了可能。
上述高弹性硅凝胶乳房假体填充物的制备方法为:取25℃时粘度在10Pa·s以下的A组分,和25℃时粘度在10Pa·s以下的B组分;使两组分按照重量比混合,再加入交联剂、催化剂,混合均匀后进行真空脱气,然后加热硫化,优选温度为80-160℃;硫化后待其冷却,放入恒温箱中25℃恒温静置24h,得到高弹性硅凝胶。然后测定凝胶的针入度,同时取一部分未硫化的凝胶真空脱气后注入硅橡胶材质的乳房假体外囊内,加热硫化,冷却后观察其手感、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5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