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种工况数字仿真数学模型如下:
1)汽车起步工况
车辆首先处于驻车工况,当驾驶员打开点火钥匙后,开始进入起步工况。在起步工况中,离合器1的主、从动部分开始接合,动力学微分方程如下所示:
式中Ie——发动机及离合器主动部分的转动惯量;
Ic1——c1轴及与其固定联接部分的转动惯量;
Im1——m1轴及与其固定联接部分的转动惯量;
Is——s轴和主减速器主动部分的转动惯量;
Ichc——主减速器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
Ichz——主减速器主动部分和s轴的转动惯量之和;
Ig——单个齿轮的转动惯量;
——c1轴的转速及转速的变化率;
——m1轴的转速及转速的变化率;
——s轴的转速及转速的变化率;
Te——发动机的转矩;
Tc1e——c1轴对发动机的反作用转矩;
Tec1——发动机传递给c1轴的转矩;
Tm1c1——中间轴m1对c1轴的反作用转矩;
Tc1m1——c1轴传递给中间轴m1的转矩;
Tsm1——输出轴s对中间轴m1的反作用转矩;
Tm1s——中间轴m1传递给输出轴s的转矩;
Tf——转换到变速器输出轴处的阻力矩;
i1——为当前挡位的速比;
iS1——中间轴m1与输出轴s间的传动比;
iS2——中间轴m2与输出轴s间的传动比;
i0——主减速器的速比;
be,bc1,bm1——阻尼;
m,CD,A——整车质量、风阻系数及迎风面积;
v——车速;
α——道路坡度;
r——车轮半径;
η——为两个齿轮间的传递效率、定义为95%;
2)起步完成后的稳定行驶工况
当离合器1的主、从动部分达到同步后,车辆进入稳定行驶阶段,c1轴与发动机的曲轴固联在一起,动力学微分方程如下所示:
式中bs——阻尼;
3)以某一挡位稳定行驶同时下一挡位同步器预先接合工况
随着车速的增加,车辆有换挡的趋势,下一挡位同步器预先接合,与上一工况相比,增加了同步器动态接合过程,相应的转动惯量及转矩也发生了变化,动力学微分方程如下所示:
式中Tgs——中间轴m2作用于输出轴的转矩;
Tsg——相应的反作用转矩;
ωg——为同步器主动部分的转速;
Tt——同步器主动部分作用于其被动部分的转矩;
Ic2——c2轴及与其固定联接部分的转动惯量;
It——同步器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
——同步器从动部分的转速及其变化率;
i2——下一挡位的速比;
bg,bt一表示阻尼;
4)以某一挡位稳定行驶同时下一挡位同步器已经接合工况
在同步器完全接合后,相应的转动惯量和转矩也发生了变化,动力学微分方程如下所示:
式中Im2——m2轴及与其固定联接部分的转动惯量;
5)双离合器换挡的动态过渡工况
当达到换挡临界点时,与当前挡位联接的离合器开始分离,同时另一离合器开始接合,动力学微分方程如下所示:
式中Tc2e——m2轴反作用于发动机的转矩;
Tec2——发动机传递给c2轴的转矩;
Tm2c2——m2轴对c2轴的反作用转矩;
Tc2m2——c2轴传递给中间轴m2的转矩;
Tsm2——s轴对中间轴m2的反作用转矩;
Tm2s——中间轴m2传递给s轴的转矩;
——c2轴的转速及转速的变化率;
ωm2,-m2轴的转速及转速的变化率;
bm2-阻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