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水罐车重量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6374.7 | 申请日: | 200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8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韩明明;徐天凤;姜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7/04 | 分类号: | G01G17/04;G01F17/00;G01F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明辉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水 罐车 重量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高炉出铁口向铁水罐车灌装铁水时,对铁水灌装量的控制方法,即对铁水罐车铁水灌装重量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高炉铁水罐车在进行铁水灌装时,为了控制铁水罐车上铁水罐内的铁水灌入量,一般采用秤重式铁水液面检测技术,通过重量来控制铁水灌入量。
秤重式铁水液面检测技术是,在高炉铁水灌装点下方的铁水罐车停车位置的轨道上安装一台轨道秤。铁水罐车进入高炉铁水灌装点后停在轨道秤上,操作人员将此时秤得的重量去皮得到净值,然后进行铁水灌装。随着铁水的不断灌入,轨道秤上秤得的重量不断增加,待轨道秤上秤得的重量到达一定数值的时候,即认为铁水已经灌到额定值。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铁水罐车到达高炉铁水灌装点开始灌装铁水时的铁水罐不一定是空罐,有时铁水罐内还剩余很多的铁水,此时的重量去皮后严重影响计算精度,甚至造成计算铁水液面到达额定液面时实际上已经溢出。2、铁水罐内衬是采用耐材砌成,随着铁水罐使用次数的增加,铁水罐耐材内衬会逐步侵蚀,造成铁水罐车的皮重和容积变化影响重量和液面的换算关系。因此在安装秤重式铁水液面检测装置的场合,为了铁水灌装的安全都需要配置人员观察铁水灌装液面情况,以人工观察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铁水罐车内铁水灌装重量的方法,该方法能较准确地计算出铁水罐内的容积和铁水重量,从而确定铁水灌装量,防止灌装铁水外溢。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确定铁水罐车内铁水灌装重量的方法,其步骤是:
第1步,根据铁水罐车的铁水罐制造完成时的情况,取得新铁水罐车的皮重;
第2步,在各铁水灌装点装设铁水罐车定位及车号检测装置,检测记录每个特定罐号铁水罐车铁水罐的灌装次数,并对每个铁水罐车铁水罐的灌装次数进行统计;通过计算机连网获取每个铁水罐的使用耐材种类、使用方式类别和使用次数;
第3步,对铁水罐车铁水罐在使用不同种类耐材、不同灌装次数、不同使用方式情况下的内部耐材衬侵蚀体积进行记录,并组成数据库或计算公式;
第4步,采用各铁水灌装点的秤重式重量检测装置输出的重量信号;
第5步,根据得到的铁水灌装时实时重量和检测记录到的该罐号铁水罐车铁水罐的已灌装使用次数,根据第3步得到的使用次数下内部耐材衬侵蚀体积数据库或计算公式,得到铁水罐内耐材衬侵蚀总体积,进行铁水罐皮重的补偿计算,最终得到这一罐号、这一次数、这一罐车总重量下的实时罐内铁水重量。
进一步,所述已灌入铁水罐内铁水的重量计算方法是:
(1)在铁水灌装线上得到待装铁水罐车的车号,同时在铁水灌装过程中测得罐车及已灌入铁水的总重量ZZ;
(2)在运算控制设备数据库中找到该车号铁水罐车已使用的累计灌装次数、使用耐材种类、使用方式类别的相关参数;
(3)在运算控制设备数据库中找到该耐材种类、使用方式和灌装次数下对应的铁水罐内部耐材衬侵蚀总体积ZVqN;
(4)此时可以得到罐车的实际皮重PZN,罐车的实际皮重为新罐车的皮重减去罐车内部耐材衬侵蚀总体积乘以耐材衬比重,即:
PZN=PZ-ZVqN*BZN,
式中:PZ:新罐车的皮重,BZN:耐材衬比重;
(5)计算已灌入铁水的重量TZ,已灌入铁水的重量为实测的罐车和已灌入铁水的总重量减去罐车的实际皮重,即:
TZ=ZZ-PZN,
式中:ZZ:实测的罐车和已灌入铁水的总重量。
本发明是通过对铁水罐车铁水罐的使用耐材种类、使用方式类别、使用次数进行自动检测统计,根据铁水罐各种使用方式下的使用次数记录铁水罐耐材衬侵蚀总体积,从而计算出不同使用情况下铁水罐的实时皮重,再利用秤重式铁水重量检测装置得到的铁水罐重量最终计算出罐内的铁水重量。
本发明能较准确地计算出铁水罐内的铁水重量,从而确定铁水灌装量,防止灌装铁水外溢。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秤重式铁水重量检测装置计算精度不高,需人工监控铁水液面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铁水罐车重量计算的控制逻辑图;
图2为铁水罐车重量计算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6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室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
- 下一篇:角度量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