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d-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中的对映选择性反转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6457.6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3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斌;谢芳;刘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67/293 | 分类号: | C07C67/293;C07C69/145;B01J31/24;B01J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d 催化 丙基 取代 反应 中的 选择性 反转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技术领域的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Pd-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中的对映选择性反转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配体的立体因素对产物的绝对构型及对映选择性的大小有着很大的影响。要分别得到两种不同构型的产物,常用的方法是合成两种构型相反的配体。由于自然界本身的不对称性,往往一种构型的手性源很充足,但另一种构型却很难得到,从而使得这一方法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化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在原有配体的构型(手性骨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其它的因素而达到对映选择性反转的研究。其中通过对原有手性配体进行简单的结构修饰是比较有意义的方法之一,其操作简便,便于预测产物的立体构型,可筛选的范围广。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Moberg等人在J.Org.Chem.(有机化学)2005年第70卷第9882-9891页发表的Conformational Preferences andEnantiodiscrimination of Phosphino-4-(1-hydroxyalkyl)oxazoline-Metal-Olefin Complexes Resulting from an OH-Metal Hydrogen Bond(膦噁唑啉金属和烯烃络合物中金属-羟基键中氢键导致的构象优先和对映识别的研究),该文中提出在4位含羟基的噁唑啉环上的中心手性可诱导出S构型的产物。若将羟基保护则可能得到R构型的产物。其不足在于:产物的构型预测性较差,ee值较低,甚至得到外消旋的产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相同手性骨架面手性双膦配体用于Pd-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中的对映选择性反转的方法。本发明产物的构型预测性较好,操作简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将相同手性骨架不同邻位取代的茂金属双膦配体应用于Pd-催化的1,3-二苯基烯丙基醋酸酯的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中,具体为:将手性配体与二聚烯丙基氯化钯于溶剂中反应,然后,依次加入1,3-二苯基烯丙基醋酸酯和亲核试剂反应。
所述手性配体的二苯基膦邻位取代基上R基团为烷基或含酰胺的基团时,得到的产物的立体构型为S,将环茂二烯环上的酯基还原为烃甲基得到(S)-(S)-1,1’-二(二苯基膦)-2,2’-二甲氧基羰基甲基茂金属,则诱导出R构型的产物,进而将羟基进行醚化得到(S)-(S)-1,1‘-二(二苯基膦基)-2,2’-二(甲氧基甲基)茂金属或酯化得到(S)-(S)-1,1’-二(二苯基膦)-2,2’-二(乙酰氧基甲基)茂金属,均得到R构型的产物,配体中茂金属是二茂铁或二茂钌。
所述手性配体的用量为钯的用量的1.2倍。
所用的溶剂可以是二氯甲烷、乙晴、四氢呋喃、1,2-二氯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醚或甲苯。
所述亲核试剂为丙二酸二甲酯或苄胺,其中烷基化反应中所用的亲核试剂是丙二酸二甲酯,胺基化反应中所用的亲核试剂是苄胺。
所述亲核试剂的用量为1,3-二苯基烯丙基醋酸酯的2~3倍。
所述烷基化反应中还需加入N,O-二(三甲基硅基)-乙酰胺(BSA)和醋酸钠。BSA的用量与丙二酸二甲酯的用量相等,醋酸钠的用量为催化量。
所述反应,其温度为室温到-78℃。
本发明上述反应路线如下:
式中:R=甲基、乙基等1~4碳的烷基或含酰胺官能团的基团;M可以是铁原子或钌原子。
本发明可用自然界资源丰富但单一手性的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出的相同手性骨架但不同取代的配体,这些配体可分别诱导出不同构型的产物。本发明操作简便,便于预测产物的立体构型,可筛选的范围广,ee值可达8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烷基化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上海交通大学;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64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切换状态的改进小区搜索
- 下一篇:无脂无糖冰淇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