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异氰酯三聚体的螺吡喃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46846.9 申请日: 2007-10-09
公开(公告)号: CN101125856A 公开(公告)日: 2008-02-20
发明(设计)人: 张瑜;刘峻;陈彦模;俞昊;陈龙;朱美芳;张菁菁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91/10 分类号: C07D491/10;C09K9/02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余明伟
地址: 201620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异氰酯 三聚体 螺吡喃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类螺吡喃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螺吡喃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性质较为稳定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特别是接枝于高聚物中。

如文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5),935-938;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39(6),704-706等文献中已经公开的报道和文献M.Moniruzzaman et al./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42(2006)1455-1466中报道的螺吡喃衍生物:

1’-(2-羟乙基)-6-硝基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啉]和

1’,3’,3’-三甲基-6-羟基-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

上述的螺吡喃衍生物虽然具有光致变色功能,但是,光致变色功能的稳定性较差,而形成聚合物或是形成多聚体有利于光致变色稳定性的提高,这是由于位阻效应的影响限制了开环体碳碳单键的自由旋转,因而增加了回复到闭合螺环状态的阻力,使消色速度大大减慢,因此,对于材料进行改性,对于满足纺织领域和防伪、光学仪器、信息存储、光致开关等领域发展的需要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具有异氰酯三聚体的螺吡喃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满足有关领域的需要。

本发明的具有异氰酯三聚体的螺吡喃化合物,其结构通式为:

其中:R代表:

A代表:

上述的具有异氰酯三聚体的螺吡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溶解在溶剂中的螺吡喃衍生物与溶解在溶剂中的异氰酯三聚物反应,反应温度为20~50℃,反应时间为8~12小时,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具有异氰酯三聚体的螺吡喃化合物;

螺吡喃衍生物与异氰酯三聚物的摩尔比例为:

螺吡喃衍生物∶异氰酯三聚物=1∶2.8?~3.2?;

所说的螺吡喃衍生物为1’-(β-羟乙基)-3,3-二甲基-6-硝基螺吲哚啉-2,2-2H-1-苯并吡喃或1’,3’,3’-三甲基-6-羟基-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

所说的螺吡喃衍生物可以采用文献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5),935-938;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39(6),704-706和文献M.Moniruzzaman et al./European Polymer Joumal 42(2006)1455-1466公开的技术进行制备。

所说的异氰酯三聚物选自2,4TDI三聚体、IPDI三聚体或HDI三聚体;

2,4-异氰酯三聚物的商品名称为desmodur-1L,IPDI三聚物的商品名称为Z4370,HDI三聚体的商品名称为desmodur 3390;

所说的异氰酯三聚物可采用bayer公司生产的产品;

2,4-异氰酯三聚物的结构通式如下:

R基团为

IPDI三聚物的结构通式如下:

R基团为

HDI三聚物的结构通式如下:

R基团为

优选的为2,4-异氰酯三聚物;

所说的溶剂选自能够溶解异氰酯三聚物的有机溶剂,优选丙酮。

本发明的具有异氰酯三聚体的螺吡喃化合物,为一种含螺吡喃的高聚物,具有稳定的光致变色功能,可以应用于纺织、防伪、光学仪器、信息存储、光致开关等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0.1mol 2,4TDI三聚体溶于10-30ml丙酮中;

将0.3mol 1’,3’,3’-三甲基-6-羟基-螺(2H-1-苯并吡喃-2,2’-吲哚)溶于20ml丙酮中,然后将加入2,4TDI三聚体丙酮溶液,搅拌,于50℃反应10小时,出料。得到产物丙酮溶液旋转蒸发,干燥后得到产物。

1HNMR,δ:1H(CDCl3):1.15(3H,s,3’-CH3),1.29(3H,s,3’-CH3),2.71(3H,s,N-CH3),4.51(s,OH),5.69(1H,d,J=10.2Hz,H-3),6.75(1H,d,J=10.2Hz,H-4),6.49-6.60(m,4H,H-5,H-7,-7’和H-8),6.79-6.85(t,J=7.3Hz,H-5’),7.07(1H,d,J=7.1Hz,H-4’)和7.13-7.20ppm(1H,t,H-6’).。

IR测试,反应产物其他吸收峰基本不变同时在1528cm-1附近产生吸收峰为氨基甲酸酯基团的特征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68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