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讯画面的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7222.9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5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4 | 分类号: | H04N7/14;G06T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洁 |
地址: | 211153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讯 画面 调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视讯画面的调整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对视讯画面中的使用者脸部区域来进行调整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及网络技术的结合,视讯通话也跟着日趋普及化,甚至已成为一股新兴的通话潮流。使用者仅需在通话时搭配具有摄像头的网络摄影机,便能轻易的将视讯影像传送至受话方。如此一来,在视讯通话的过程中不但能听见对方的声音,更能实时看见对方的影像。正因如此,当现代人要与身处远方的家人朋友联络时,便显得更加轻松便利。除了以计算机搭配网络摄影机以进行视讯通话之外,越来越多的移动通讯产品制造商在设计产品之时,也不忘将视讯通话列为必备功能,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图1是使用者进行视讯通话时,摄像头与使用者位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以手机120进行视讯通话为例,在移动通讯产品的外观设计中,摄像头130经常是固定设置在屏幕140的上方,而使用者110多半习惯以平视屏幕140的方式来进行视讯通话。也就是说,由使用者鼻子顶端与地面相互垂直所构成的脸部平面150,其与摄像头130之间便会产生一个倾斜角度θ。因此当使用者110注视屏幕140进行通话时,摄像头130所撷取到的使用者影像便不是正面朝向镜头的影像,反而会如图2所示,是一个脸部比例失调(即靠近摄像头130的脸部区域其比例过大,而离摄像头130较远的部位却比例过小)的视讯画面200。
以现有的视讯通话技术来说,在摄像头撷取视讯画面后,视讯画面便会直接被传送至受话方。也就是说,这些带有倾斜角度的使用者画面将不会经过任何的调整而直接被传送出去。因此,受话方往往会因为接收到的是脸部比例失调的视讯画面而无法看清楚对方的影像,进而对视讯通话的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讯画面的调整方法,能根据使用者脸部平面与摄像头之间的倾斜角度,线性调整视讯画面的脸部区域,使得调整后的视讯画面具有一个正面而不倾斜的脸部区域画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视讯画面的调整方法,用以调整一摄像头所撷取的一视讯画面中一使用者的一脸部区域的画面,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侦测该视讯画面的一图像边缘;
根据该图像边缘提取该使用者的脸部特征;
根据该些脸部特征,查询一脸部特征数据库以判断该摄像头与该使用者的一脸部平面间的一倾斜角度,其中该脸部特征数据库记录由统计所得到的多组脸部特征数据;以及
依据该倾斜角度动态调整该脸部区域的画面的比例。
侦测该视讯画面的该图像边缘的步骤包括:透过一边缘检测方法侦测该图像边缘。
该图像边缘包括脸部轮廓或五官轮廓。
根据该图像边缘取得该脸部特征的步骤包括:
透过一曲线拟合(curve fitting)方法计算趋近于该图像边缘的多条曲线;以及
根据该些曲线之间的关联性,提取该些脸部特征。
提取该些脸部特征的步骤包括:依据该些曲线判断该些脸部特征的位置。
该些脸部特征包括眼睛及鼻子。
根据该些脸部特征,查询该脸部特征数据库以判断该倾斜角度的步骤包括:
计算该使用者的眼睛与鼻子之间的一水平距离;以及
比较该水平距离及该脸部特征数据库中的脸部特征数据,以判断水平的倾斜角度。
根据该些脸部特征,查询该脸部特征数据库以判断该倾斜角度的步骤包括:
计算该使用者的眼睛与鼻子之间的一垂直距离;以及
比较该垂直距离及该脸部特征数据库中的脸部特征数据,以判断垂直的倾斜角度。
依据该倾斜角度动态调整该脸部区域的画面的比例的步骤包括:依照该倾斜角度,线性缩放该脸部区域的画面,以将该脸部区域的画面调整回正常比例。
依据该倾斜角度动态调整该脸部区域的比例的步骤包括:
取得最接近该脸部区域的每一画素的多个辅助画素的颜色;
根据该些辅助画素的颜色,利用一二维线性插值方法计算每一上述画素的一修正颜色;以及
以每一该些画素的该修正颜色,更新该脸部区域的画面。
该画素的该些辅助画素包括最接近该画素的一左上角画素、一左下角画素、一右上角画素及一右下角画素。
所述的视讯画面的调整方法还包括:
侦测该脸部区域与该视讯画面的中心点之间的一偏移距离;以及
根据该偏移距离调整该脸部区域的位置至该视讯画面的正中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72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盲人助行杖
- 下一篇:一种频道选择的方法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