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开关状态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7247.9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3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彭树林;姚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遥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1/00 | 分类号: | E05B41/00;E05B4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4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状态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开关状态的防盗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门开关状态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防技术在门和锁的部分主要集中在锁上,通过机械或电子的方式控制锁的打开或关闭。门的开关状态检测,采用接近开关、微动开关等机械开关或者电子开关来检测到门的开关状态。
对于高度安全的领域,锁的打开与关闭是通过严格的授权来管理的。这种应用场合,不论是否经过授权,门的打开与关闭状态都是及其重要的监控参数,应当反映被监控的门的实际状态。
若没有对门的开关状态检测,则锁被破坏后,门的安全就形同虚设。有了门的开关状态检测,任何时候门被打开都会报警。对于合法的开门,则管理人员会通过另外的认证系统来解除该报警。
现有的技术是在门上安装一个简单的机械或电子开关来检测门的开关状态,使门关闭的时候开关输出“关”信号,而门打开后输出“开”信号。这种形式的开关一般安装在比较隐蔽的地方,不容易被发现。
这种检测方法用于门的安全监控有很大的缺陷:高智商的闯入者,他们可使用仪器很快定位开关的安装位置并获得开关的工作原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门开关状态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门开关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查询器发送经随机编码的查询码至应答器;
(2)应答器发送相应的应答代码至查询器;
(3)检测应答代码是否正确,若检测结果为是,则进行步骤(4),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跳至步骤(5);
(4)检测应答延时是否符合要求,若检测结果为是,则返回步骤(1),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进行步骤(5);
(5)报警。
所述的查询编码是高速的随机序列编码。
所述的应答延时的时间是随温度变化而不断调整的。
所述的查询器报警逻辑是独立的,并携带同步的加密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可避免系统欺骗,使门开关状态的安全监控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门开关状态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门开关状态的检测系统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种门开关状态的检测方法中,步骤1为起始步骤,查询器发送经随机编码的查询码至应答器;在步骤2中,应答器发送相应的应答代码至查询器;在步骤3中,检测应答代码是否正确,若检测结果为是,则进行步骤4,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跳至步骤5;在步骤4中,检测应答延时是否符合要求,若检测结果为是,则返回步骤1,若检测结果为否,则进行步骤5;在步骤5中,报警。
如图2所示,该图2是本发明一种门开关状态的检测系统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含安全监控中心6、查询器7、应答器8。
汽车门楣上的查询器7将编码后的信息通过能量变换为电磁能量发往汽车门扇上的应答器8,应答器8获得能量后将信息以红外线的方式发送到查询器7的光电输入电路,经过放大整形后的信息输入到查询器7内部的解码电路进行解码分析并核对信息传输的延迟时间。若比对发送接收的结果一致并且相位延迟符合系统定时,可确认门处于关闭状态。否则,查询器7认定车门为打开状态,通过安全监控中心6输出报警信息。应答器8是不需要电源供电的无源应答器,其工作所需的能量由查询器7来无线提供。
当车门关闭时,查询器7发出的信息经过一定的延迟后由应答器8返回到查询器,查询器分析核对结果正确,输出车门关闭的状态信息。
当车门打开时,查询器7发出的信息不能达到应答器8或则应答器8的信息不能发送到查询器7,导致查询器7不能收到符合条件的应答信息,其分析核对结果不正确,输出车门打开的状态信息并报警。
当非法闯入者使用机械方法破坏或阻挡车门上的应答器8时,产生的检测结果与车门打开是相同的。
当非法闯入者使用电子方法断路信号线或则将信号进行延迟后输出到应答器的接收端时,由于伪造信号的相位延迟时间不满足查询器7内部的延迟时间随温度变化曲线的要求,被认定为伪造信号,输出车门打开的状态信息并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遥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遥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72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用组合式平台网纹气缸套
- 下一篇:抗扭抗弯组合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