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皮肤病的紫草药用聚丙烯纤维、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7295.8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8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民;韩洁;樊在霞;余灯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18 | 分类号: | D01F6/18;D01F1/10;D01D5/00;A61K36/30;A61P17/00;A61L15/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皮肤病 紫草 药用 聚丙烯纤维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聚丙烯纤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皮肤病的紫草药用聚丙烯纤维、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且有些皮肤病不易根治,治愈后易反复。仅以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脚气病为例,该病在全国的平均发病率就达到1/3左右,在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的南方部分地区发病率甚至超过50%。对皮肤病的治疗,西医常通过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以及维生素类等药物口服或局部外用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但由于其自身的副作用等限制不利于长期大面积使用;中医注重整体调节,一般通过将一些具有凉血活血、消炎解毒功效的中草药单方或组方制成汤剂、洗剂、酊剂、散剂等内服或外敷,取得良好效果。但在剂型上也很难克服传统的汤剂、膏剂、散剂等模式,难以实现外用药物的接触全面、操作简单等要求。因此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病人都要每日频繁用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给患者带来身心的痛苦。
紫草是一味临床常用于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萘醌类化合物,包括紫草素(shikonin)和其衍生物去氧紫草素(deoxy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β,β-dimethylacrylshikonin),异丁酰紫草素(isobutylshikonin)和乙酰紫草素(acetylshikonin)等(结构见图1)。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其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效,主要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等症。近年来许多有关紫草的剂型被开发或改造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如紫草的油剂、膏剂、膜剂等;还有用纺织品作为载体,将含有紫草的多种中药装入布袋敷于患处。这些剂型对皮肤病的治疗占有重要地位,但综合说来,有的剂型或不便于大面积连续使用,或透气性差,皮肤易过敏,或影响美观,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治疗的需要。如果能将具有防治皮肤病的紫草添加到人们日常穿着或使用的纺织品中去,使药物在人们日常穿戴或使用的过程中缓慢释放出来,作用于皮肤患处,从而达到防治皮肤病的目的,便不仅可以避免传统的治疗方法给病人带来的不便和痛苦,还顺应了目前内病外治以及治疗医学转向预防和保健医学的发展趋势。目前申请人没有发现将中药紫草与纺织材料相结合以防治皮肤病的文献和专利,该种产品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防治皮肤病的紫草药用聚丙烯纤维、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用这种纤维织成的布料制成不同类型纺织品,可以得到没有背景技术缺点的用于防治皮肤病的药用纺织品。
本发明的防治皮肤病的紫草药用聚丙烯纤维,包含聚丙烯腈纤维、紫草和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紫草占纤维总重的0.0001%~30%,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占纤维总重的0.0001%~10%,聚丙烯腈纤维占纤维总重量的1%~99%。
所述的紫草是紫草药材粉末、紫草提取物浸膏、紫草素(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β,β-dimethylacrylshikonin)、乙酰紫草素(acetylshikonin)、去氧紫草素(deoxyshikonin)、异丁酰紫草素(isobutylshikonin)或其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紫草中主要成分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化学结构,如下:
R=-OH 紫草素 R=-H 去氧紫草素 R=-OCOCH=C(CH3)2 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 R=-OCOCH(CH3)2 异丁酰紫草素 R=-OCOCH3 乙酰紫草素
所述紫草提取物浸膏是用各不同溶剂对紫草药材提取后的提取物浸膏,如乙醇提取物浸膏、水提物浸膏、石油醚提取物浸膏、氯仿提取物浸膏、丙酮提取物浸膏等。
所述的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是冰片、氮酮、油酸、N-甲基-2-吡咯烷酮或丙二醇等。
本发明的防治皮肤病的紫草药用聚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紫草和药物透皮吸收促进剂加入含聚丙烯腈的纺丝原液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7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形用户界面输入装置
- 下一篇:用于ASIC器件的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