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造硬质超厚织物用卷取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7553.2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8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王熙赢;邱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49/04 | 分类号: | D03D49/04;D03D4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造 硬质 织物 卷取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织物卷取机构,尤其是一种用于织造硬质超厚织物的卷取机构。
背景技术
织造硬质超厚织物用的织机为一种特种织机,硬质超厚织物一般由多层经纬向的纱线组成,较普通的机织物要厚得多,而且织物比较硬,具有不同于普通机织物的特殊结构。卷取机构是织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硬质超厚织物,其特殊的结构决定了普通织机的卷取机构并不适用于织造硬质超厚织物。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一,是要解决织物的夹持问题,由于硬质超厚织物厚而硬,且层数多,不易夹持,如果采用普通织机的织物夹持方法,就是夹持住织物的两边,由于无法给硬质超厚织物纬向施加足够的张力,织物宽度方向上所受压力不均匀,两边所受力较大,中间部分受力则较小,导致的结果就是纬纱的中间部分在经纱张力的作用下会被拉向梭口方向,纬纱呈弯曲状态,这会严重影响织物的质量。其二,对于硬质超厚织物来说,旧有织机的卷取机构不能达到很好的卷取效果,纬密也不能很好的控制,所以如何能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硬质超厚织物的纬密,使其精确而稳定,是一个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织造硬质超厚织物用卷取机构,该机构可以很好的夹持织物和控制纬密,同时提高织造效率,有利于实现织造过程的自动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织造硬质超厚织物用卷取机构,包括底座,织物夹持装置,其特点是:该机构还包括导轨、电动机、丝杠、螺母、紧固件,织物夹持装置固定在底座上面,底座通过滑座与导轨滑动连接,底座中间固定有螺母,与螺母配合的丝杠与电动机相连,织物夹持装置的横梁上面安装有调节加压夹布板的一组紧固件。
织物夹持装置后面还设有稳定梭口装置,稳定梭口装置固定在底座上面,稳定梭口装置的横梁上面安装有调节固定夹布板的一组紧固件;电动机连接预先设定织造程序的控制器;横梁上的一组紧固件沿横梁的宽度方向呈均布排列;紧固件与控制器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织物夹持装置,可以很好的夹持硬质超厚织物,其夹布板对织物施加压力,产生的摩擦力可以平衡经纱张力,同时该装置采用多个紧固件在织物宽度方向上均匀加压于夹布板,织物受力较均匀,不会产生纬纱弯曲的现象。
在卷取过程中,采用织造程序来控制电动机的转动,丝杠是通过键销连接在电动机上的,电动机的转动会带动丝杠的转动,丝杠的螺母是固定在底座上的,丝杠的转动会通过螺母传动到底座之上,使底座沿着导轨移动,织物夹持装置固定于底座之上,随着底座的移动,织物夹持装置会带动已经织造好的织物一起移动,从而达到卷取的效果。
卷取是在每半个织造循环完成之后进行,每次卷取的长度是由电动机的转动时间决定的,而电动机是受程序控制的,所以通过程序设定的电动机每次的转动时间来控制电动机的转动圈数,从而控制每次卷取的长度,以此来达到控制纬密、均匀纬密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改变程序设定的参数即电动机每次的转动时间,来获得织物所需要的纬密。
本发明的卷取机构采用的是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范围受到机构长度的限制,为了能够让织造连续地进行下去,机构的运动就要具有往复性和可逆性,采用导轨和丝杠可以满足此要求。而且导轨还能使运动保证较高的相对速度、精度、均匀性和平滑性,具有较高的运动定位精度等优点;丝杠采用的是螺旋传动,其具有传动效率高、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有效地保证整个卷取运动稳定而持续的进行,也有利于整个织机提高稳定性和延长寿命。
此外,为了实现织造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织造效率,在织物夹持装置后面还设置稳定梭口装置。当织物卷取到机构的长度极限,即织物夹持装置移动到丝杠的尾部时,需要启动稳定梭口装置,夹持住织物,然后松开织物夹持装置,反向旋转电动机,让织物夹持装置回到开始织造的初始位置,之后即可继续使用织物夹持装置重新夹持织物,松开稳定梭口装置后继续进行织造,能有效的保证织造的连续性。
由此证明,本发明的实际效果良好,结构稳定可靠。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卷取机构,使织造过程更趋于自动化,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织造的连续性,大大提高了织机的生产效率,使织机更加稳定耐用,既解决了硬质超厚织物难以夹持、纬密难以精确控制的难题,也使最终成型的复合材料结构更均匀、性能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织造硬质超厚织物用卷取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织物夹持装置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7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