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规模提取次表层海水冷量的水下换热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7936.X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9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捷;夏冬莺;杜乐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文娟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规模 提取 表层 海水 水下 系统 | ||
1.一种大规模提取次表层海水冷量的水下换热系统,包括:来流管(1)、水泵(2)、控制装置(3)、总进水管(4)、软进管(5)、A温度计(16)、A流量计(17)、B温度计(18)、B流量计(19)、软出管(20)、总出水管(21)、回流管(22)、A换热回路(27)、B换热回路(28),其中A换热回路(27)包括A1阀(6)、A2阀(7)、A3阀(8)、A4阀(9)、A5阀(10)及其相应的管道,B换热回路(28)包括B1阀(11)、B2阀(12)、B3阀(13)、B4阀(14)、B5阀(15)及其相应的管道,其特征在于:A换热回路(27)和B换热回路(28)置于水下,并通过换热单元固定结构固定;来流管(1)与水泵(2)的进口连接,水泵(2)的出口通过软进管(5)的两端管接头与总进水管(4)一端连接,总进水管(4)另一端分别通过A换热回路(27),B换热回路(28)与总出水管(21)的一端连接,总出水管(21)的另一端通过软出管(20)的两个管接头与回流管(22)可靠连接;A换热回路(27)中的A1阀(6)的进口与总进水管(4)连接,A1阀(6)的出口分别与A2阀(7)、A4阀(9)的进口连接,A2阀(7)的出口分别与A3阀(8)、A5阀(10)的进口连接,A3阀(8)的出口分别与A4阀(9)和A5阀(10)的出口连接,A3阀(8)、A4阀(9)和A5阀(10)的出口与总出水管(21)连接,A流量计(17)与A温度计(16)均安装在A换热回路(27)与总出水管(21)连接的管道上;B换热回路(28)中的B1阀(11)的进口与总进水管(4)连接,B1阀(11)的出口分别与B2阀(12)、B4阀(14)的进口连接,B2阀(12)的出口分别与B3阀(13)、B5阀(15)的进口连接,B3阀(13)的出口分别与B4阀(14)和B5阀(15)的出口连接,B3阀(13)、B4阀(14)和B5阀(15)的出口与总出水管(21)连接,B流量计(19)与B温度计(18)均安装在B换热回路(28)与总出水管(21)连接的管道上;控制装置(3)的输出端分别与A1阀(6)、A2阀(7)、A3阀(8)、A4阀(9)、A5阀(10)、B1阀(11)、B2阀(12)、B3阀(13)、B4阀(14)、B5阀(15)以及水泵(2)的控制端电联接,控制装置(3)的输入端分别与A温度计(16)、B温度计(18)、A流量计(17)、B流量计(19)的输出端馈线联接;软进管(5)和软出管(20)都是光滑的柔性导管,由聚氯乙稀材质制作;A换热回路(27)和B换热回路(28)的管道都采用10CrMoAl钢管制作,管径为0.7±0.1米,管道外敷以150-200微米厚的喷铝涂层和40微米WRF8406封闭涂层,再敷以40微米厚的WRF8401面漆涂层;A换热回路(27)和B换热回路(28)内,冷媒水设计流速为0.1±0.05m/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模提取次表层海水冷量的水下换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WRF8406封闭涂层的主要材料为磷酸盐和氧化铁红;WRF8401面漆涂层的主要基料是铝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模提取次表层海水冷量的水下换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总进水管(4)和总出水管(21)都采用含铬18%的300系列不锈钢管材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模提取次表层海水冷量的水下换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单元固定结构是采用海底支承结构(24)或浮筒(26)和悬挂索(25)的悬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规模提取次表层海水冷量的水下换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承结构(24)是采用桩基础结构或重力式基础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79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