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8035.2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0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曹兆铿;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 琦 |
地址: | 201108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涉及可降低信号延迟时间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显示技术是目前平板显示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彼此有一定间隔和互相正对上基板(通常称为CF基板)和下基板(通常称为TFT基板),上下基板中间加入液晶层,而在两个基板上形成显示用的电极。液晶显示装置为非主动发光器件,显示时位于液晶面板后面的背光源发出光线,同时会有电压通过数据线或扫描线施加到基板上的电极来驱动液晶分子,然后根据所作用的电压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控制通过液晶的光量从而达到显示图像的效果。
在实际液晶产品的制造过程中,环境的影响会导致数据线或扫描线出现断线现象,断线现象一直是液晶生产厂商影响成品良率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生产的成品良率通常是对不良导线进行修复。通常成盒后的产品进行修复,一般修复采用修复线结构的方式对屏内部的数据线进行补救,从而达到提高成品良率的目的。
但是目前的产品中采用的修复线结构存在着寄生电容大的特点而导致数据信号延迟,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图1为封框胶区域内修复线上的数据线和修复线交叉点区域放大图。封框胶区域内包括数据线1和扫描线2,以及与数据线1和扫描线2连接的薄膜晶体管3(Thin Film Transistor,TFT),位于数据线1和扫描线2围成的区域内且与薄膜晶体管3连接的像素区域4,与数据线1连接的修复线L1、L2,修复线L1、L2与数据线1相交的区域形成交叉点P1、P2。当数据线1中间出现断线A1时,利用激光通过交叉点P1、P2将修复线L1、L2与数据线1连接,从而达到修复数据线1的目的。但是使用修复线修复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整条修复线的信号延迟时间太大导致的,在这其中寄生电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修复线上的寄生电容主要可以分成三部分,一是封接框外的修复线和CF基板上的金属之间形成的空气寄生电容,二是封接框内的修复线和CF基板上的金属之间形成的液晶电容,三是修复线上的修复线和数据线的交叉点形成的寄生电容。从单位面积的计算模型图上来分析的话,如果空气电容视为1的话,液晶电容大致是4倍左右,而交叉点的电容大致是75倍左右,随着现在的显示器或是电视分辨率提高,修复线和数据线的交叉电容所导致的修复线寄生电容过大已经成为了影响修复效果的一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通过该液晶显示装置降低了修复线上的寄生电容,而且降低信号延迟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屏,液晶屏内的若干条数据线和扫描线,用于修复数据线和扫描线的若干条修复线,其特征在于,每一上述修复线均与不同的数据线或扫描线形成交叉点。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可减少修复线和数据线的交叉点个数,有效地降低了修复线上的寄生电容,从而降低了修复线上的信号延迟时间,增强修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数据线和修复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数据线和修复线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数据线和修复线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8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属性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能降低温漂的硅微压阻式加速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