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相变强化传热方法及其传热介质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8831.6 | 申请日: | 200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民 |
主分类号: | F28F13/00 | 分类号: | F28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相变 强化 传热 方法 及其 介质 应用 | ||
1、 一种超临界相变强化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础超临界传热介质内加入辅助相变传热物质,使得在基础超临界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进行传热过程中,辅助相变传热物质以雾状颗粒在超临界流体中进行强化传热,同时当温度达到辅助传热物质的相变点之后,发生相变进行相变传热或储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相变强化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基础超临界传热物质与辅助相变传热物质易发生反应或辅助相变传热物质之间易发生反应或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时,将所述的辅助相变传热物质包裹在一个壳体内成为颗粒状物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相变强化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下列一种或多种物质,作为基础超临界流体:氦、氢、氮、氨、氧、氟利昂、碳氢化合物、甲醇、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戊烷、己烷、庚烷、丁烷、乙烷、辛烷、环戊烷、环己烷、十氢化萘、四氯化碳、对二甲苯、甲苯、间二甲苯、乙苯、苯乙烯、邻二甲苯、二硫化碳、α-蒎烯、四氢化萘、碳酸二乙酯、丁酸、二丁醚、丙酸、三氯乙烯、二丙醚、二异丙醚、丁酸丁酯、丁酸丁酯、乙醚、丁酸丙酯、丙酸丁酯、乙酸戊酯、氯仿、乙酸异戊酯、甲酸异戊酯、乙酸丁酯、丁酸乙酯、丙酸丙酯、氯苯、甲酸戊酯、丙酸乙酯、丁酸甲酯、乙酸丙酯、丙酸甲酯、乙酸、乙酸乙酯、乙酸甲酯、四氢呋喃、2-辛醇、甲酸甲酯、甲酸甲酯、2-甲基吡啶、1-辛醇、二氯乙烷、1-庚醇、甲基环己酮、3-戊醇、乳酸乙酯、甲基环己醇、吡啶、吡啶、苯甲醇、1-己醇、2-戊醇、1-戊醇、环己酮、2-丁醇、环己醇、1-丁醇、糠醇、丁酮、丙醇、丙酮、乙醇、硝基乙烷、1,2-丙二醇、1,3-丙二醇、硝基苯、硝基甲烷、喹啉、甜菜碱、乙二醇、甘油、糠醛、甲酸、水、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萘、导热油、联苯、导热姆、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
优选的超临界传热介质为氦、氢、氮、氨,氟利昂、碳氢化合物、甲醇、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水、CFC、HCFC、HFC、CFCs、HFCFs、HFCs。
优选温室气体为超临界的传热介质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
4、 一种超临界相变强化传热介质,包括基础传热介质,其特征在于:在基础超临界传热介质内加入辅助相变传热物质,使得在基础超临界物质处于超临界状态进行传热过程中,辅助相变传热物质以雾状颗粒在超临界流体中进行强化传热,同时当温度达到辅助传热物质的相变点之后,发生相变进行相变传热或储能。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态化多相强化传热介质,其特征在于:选择下列一种或多种物质,作为基础超临界流体:氦、氢、氮、氨、氧、氟利昂、碳氢化合物、甲醇、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戊烷、己烷、庚烷、丁烷、乙烷、辛烷、环戊烷、环己烷、十氢化萘、四氯化碳、对二甲苯、甲苯、间二甲苯、乙苯、苯乙烯、邻二甲苯、二硫化碳、α-蒎烯、四氢化萘、碳酸二乙酯、丁酸、二丁醚、丙酸、三氯乙烯、二丙醚、二异丙醚、丁酸丁酯、丁酸丁酯、乙醚、丁酸丙酯、丙酸丁酯、乙酸戊酯、氯仿、乙酸异戊酯、甲酸异戊酯、乙酸丁酯、丁酸乙酯、丙酸丙酯、氯苯、甲酸戊酯、丙酸乙酯、丁酸甲酯、乙酸丙酯、丙酸甲酯、乙酸、乙酸乙酯、乙酸甲酯、四氢呋喃、2-辛醇、甲酸甲酯、甲酸甲酯、2-甲基吡啶、1-辛醇、二氯乙烷、1-庚醇、甲基环己酮、3-戊醇、乳酸乙酯、甲基环己醇、吡啶、吡啶、苯甲醇、1-己醇、2-戊醇、1-戊醇、环己酮、2-丁醇、环己醇、1-丁醇、糠醇、丁酮、丙醇、丙酮、乙醇、硝基乙烷、1,2-丙二醇、1,3-丙二醇、硝基苯、硝基甲烷、喹啉、甜菜碱、乙二醇、甘油、糠醛、甲酸、水、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萘、导热油、联苯、导热姆、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
优选的超临界传热介质为氦、氢、氮、氨、氟利昂、碳氢化合物、甲醇、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水、CFC、HCFC、HFC、CFCs、HFCFs、HFCs。
优选温室气体为超临界的传热介质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态化多相强化传热介质,其特征在于:当基础超临界传热介质与辅助相变传热物质易发生反应或辅助相变传热物质之间易发生反应或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时,将所述的辅助相变传热物质包裹在一个壳体内成为颗粒状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民,未经李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88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关水并自动脱落火车的加水装置
- 下一篇:高档轿车用精密轴承钢球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