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9557.4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00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魏德强;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9/3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巢雄辉 |
地址: | 541004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贝氏体 球墨铸铁 油淬带温 等温 回火 热处理 工艺 | ||
1.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步骤:
①将球墨铸铁工件加热到880~960℃进行奥氏体化;
②球墨铸铁工件在机械油中淬火;
③待球墨铸铁工件表面温度为150~230℃时取出;
④球墨铸铁工件带温,快速埋砂保温回火6~8h;或埋砂保温回火1~3h,然后取出空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是将球墨铸铁加热到880~960℃,或利用铸造余热在900~960℃从铸型中取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机械油为普通20号机械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③球墨铸铁工件的带温温度为180~2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与步骤④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180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埋砂保温回火在地坑中或保温包中进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保温包内层为耐火砖,外层为金属,砖和外层钢板之间有耐火粉体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保温包内层耐火砖厚度是8~16mm,砖和外层钢板之间的耐火粉体材料厚度为8~15mm。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地坑用耐火砖砌坑壁和坑底,耐火砖层厚度8~16mm。
10.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低合金贝氏体球墨铸铁油淬带温等温回火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埋砂用的砂是普通铸造型砂,埋砂的方法包括:
①在地上挖坑,用耐火砖砌坑壁和坑底,耐火砖层厚度8~16mm;或者制作保温包:内层为耐火砖,外层为金属,中间夹层为耐火砖粉体材料,耐火砖层厚度8~16mm,砖和外层钢板之间有8~15mm厚的耐火粉体材料;
②然后在底部铺10~20mm厚的底砂;
③装有铸铁件的金属框置于底砂上;
④填砂,至金属框上部砂层厚度为10~20mm,周围5~20mm的间隙亦用砂填满;
⑤连续地交替地一层铸铁一层砂,最上面的那层砂上,再加盖10~20mm厚的耐火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95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瓜子壳袋的瓜子袋
- 下一篇:一种钢管局部斜向磁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