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构件液压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49782.8 | 申请日: | 200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08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余蕴刚;刘剑;米嘉;万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61173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构件 液压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构件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水工金属结构钢闸门及大型吊车梁等构件整体成长方形,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需进行多次翻面,而对此类工件的翻面还没有自动化的、较为安全的翻转装置,现在常用的翻转方式是利用一台吊车,从结构件的上方将所需翻转的结构件的一端用缆绳提起,使结构件的一端着地,另一端缓缓升起,吊车在将结构件的一端缓缓提起的同时,向着着地端的方向运动,使结构件的升起端围绕着地端进行旋转,当升起端从一处被吊车提到最高,然后在吊车的牵引下向另一处着地时,就实现了结构件的180度翻转。这种翻转方式,有一个吊点的垂直提升力与结构件的重力线逐渐接近和远离的过程(将结构件一端提至最高然后再下降的过程),当吊点的垂直提升力从结构件的重力线一侧逐渐接近结构件的重力线时会产生冲击,这对于吊车的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并带来了不安全因素,也容易造成结构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构件液压翻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由至少2套并排的翻转机构组成,翻转机构包括L型承重回转体1,承重回转体有短臂1.1、长臂1.2,长臂上设有回转铰2,承重回转体通过回转铰与固定铰座3铰接,长臂还与升降油缸4的活塞杆4.1铰接,升降油缸的另一端与液压铰座5铰接,升降油缸通过管线与液压控制装置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操作便捷,安全可靠;设备成本低,维护方便;可实现大型构件无损坏的翻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初始位置图;
图3是本发明的旋转终点位置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升降油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液压系统图。
图中,1是L型承重回转体,1.1是承重回转体短臂、1.2是长臂、2是回转铰、3是固定铰座、4是升降油缸、4.1是活塞杆、4.2是关节轴承、4.3是反向进油管、4.4是推力进油管、4.5是推力进油缸腔、4.6是背压缸腔、4.7是外缸体、5是液压铰座、6是油箱、7是吸油滤油器、8是空气滤清器、9是电机、10是轴向柱塞泵、11是先导式溢流阀、12是压力表开关、13是耐震压力表、14是手动换向阀、15是双单向节流阀、16是叠加式背压阀、17是测压接头、18是分流集流阀、19是高压软管、20是双向液压锁、21是回油滤油器、22是液位油温计、23是液压站。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发明由至少2套并排的翻转机构组成,翻转机构包括L型承重回转体1,承重回转体有短臂1.1、长臂1.2,长臂上设有回转铰2,承重回转体通过回转铰与固定铰座3铰接,长臂还与升降油缸4的活塞杆4.1铰接,升降油缸的另一端与液压铰座5铰接,升降油缸通过管线与液压控制装置连接;液压站主要由液压控制装置构成,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油箱6、吸油滤油器7、电机9、轴向柱塞泵10、先导式溢流阀11、手动换向阀14、双单向节流阀15、叠加式背压阀16、分流集流阀18、双向液压锁20、回油滤油器21,油箱经过吸油滤油器接至轴向柱塞泵的入口,轴向柱塞泵的出口接至手动换向阀的入口,手动换向阀的第一出口接至双单向节流阀的入口,双单向节流阀的出口接至分流集流阀的入口,分流集流阀的两个出口分别通过双向液压锁接至两个升降油缸的入口,两个升降油缸的出口分别接有双向液压锁,两双向液压锁的出油管并接后通过叠加式背压阀、双单向节流阀接至手动换向阀的第二出口,手动换向阀的第三出口通过回油滤油器接至油箱入口,先导式溢流阀接在回油滤油器入口油管与轴向柱塞泵的出口油管之间;油箱6上还接有空气滤清器8、液位油温计22;耐震压力表13通过压力表开关12接至轴向柱塞泵的出口油管。两翻转机构间距为6米,短臂1.1的长度为2米,长臂1.2长度为3米,回转铰2中心与短臂内边距为0.5米,与固定铰座3的底面距为1.1米,与升降油缸4的中心距为1.5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9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U、PVC革面清洁剂
- 下一篇:红色苦瓜奶酒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