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9986.1 | 申请日: | 2007-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7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民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4F5/00;F24J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表 热能 直接 建筑 供暖 制冷系统 | ||
1、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由浅层地表热能能源、空调末端设备组成,其特征是:含有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能源、至少一个末端设备,将浅层地表热能能源直接输送到末端设备上,实现建筑供暖和/或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还包含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换热器和至少一种传热流体,传热流体直接将浅层地表热能换热器交换的热能输送到末端设备上,实现建筑供暖和/或制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传热流体为液体、气体、液体气体混合物、气体固体混合物、液体固体混合物、液体固体气体混合物、超临界流体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含有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热源换热器,实现温度低于21度的热能交换,将该部分热能利用管道末端设备为建筑提供制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含有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热源换热器,实现温度高于21度的热能交换,将该部分热能利用管道末端设备为建筑提供供暖。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含有至少一个浅层地表热能热源换热器,实现温度高于5度的热能交换,将该部分热能利用管道末端设备为温室栽培提供能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含有至少一个低温浅层地表热能热源换热器以及至少一个高温浅层地表热能热源换热器,将该部分热能利用管道末端设备为建筑在冬季提供供暖,在夏季提供制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浅层地表热能选择处于下列至少一种物质中的热能:
A、土壤;
B、地表水;
C、地下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采用下列至少一种浅层地表热能换热器:
A、水平埋管换热器;
B、垂直埋管换热器;
C、板式换热器;
D、管壳换热器;
E、热管换热器;
F、管翅换热器;
G、套管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浅层地表热能换热器采用埋管换热系统时,对于浅层地表热能利用的埋管换热系统,在制冷时埋管的深度不高于100米,在供暖时深度高于150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管道末端设备选自下列至少一种:
A、地暖管;
B、毛细管;
C、风机盘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管道末端设备采用地暖管时需要采用密闭的方式,其管件的间距为10—10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还设置有动力设备、控制器件、仪表、阀门、蓄热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浅层地表热能直接建筑供暖制冷系统,其特征是:采用与目标温度5—15度的温差进行供暖和制冷,夏季冷源为11—21度,冬季热源为21—41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民,未经李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99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销孔对称度检验装置
- 下一篇:垃圾处理机用离心式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