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高孔隙率金属及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0228.1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7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冯波;陈跃军;翁杰;汪建新;鲁雄;屈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1/08;B22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孔隙率 金属 复合材料 工艺 方法 | ||
1.一种制备高孔隙率金属及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的工艺过程:在含主体料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粘结剂的浆料中加入双氧水作为一次发泡剂,加入占含主体料粉质量8-20%的硬脂酸作为二次发泡剂与之混合均匀,倒入无渗透模具中成坯;然后
(1)坯体置入干燥箱在40~60℃干燥,升温速度1℃/min,60℃保温2h,坯体产生初次发泡;
(2)由(1)得到的坯体放入真空烧结炉,抽真空至10-3Pa,以1.5℃/min速度升温至450℃,保温1h,硬脂酸挥发产生二次发泡;然后以3℃/min速度升温至600~1300℃,保温2~3h,烧结成型,得到高孔隙率的金属或复合材料;
所述主体料粉为金属、金属氧化物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制备高孔隙率金属及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金属氧化物粉末为钛、钛合金、钛氧化物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制备高孔隙率金属及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的平均粒度为400~5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制备高孔隙率金属及复合材料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的平均粒度为20~8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2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组件和组件承载物的装置
- 下一篇:头悬架、负载梁以及制造负载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