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围岩注浆堵水圈的厚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0635.2 | 申请日: | 200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2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陶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彦峰;徐宏 |
地址: | 6100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围岩 注浆堵 水圈 厚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隧道中的确定堵水结构厚度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山岭隧道的防排水结构中如何确定围岩注浆堵水圈的厚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当中,山岭隧道的建设过程需要考虑到其防排水设施的重要作用,如果防排水设施的结构不合理,将造成地下水的大量排放,造成部分隧道地表井泉干枯、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缺失、地表沉降、岩溶塌陷、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系列环境问题。为了解决此难题,建设者在排水设施中的初期支护的外部采用了一个围岩注浆堵水圈的结构,使得实现对地下水的保护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围岩注浆堵水圈的厚度,是所建围岩注浆堵水圈的结构能否起到应有作用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能有效的解决地下水的保护问题以及地下水对防排水设施的作用安全问题的一种围岩注浆堵水圈的厚度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确定围岩注浆堵水圈的厚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初期支护的外缘确定围岩注浆堵水圈的内缘半径;
b、采用地质勘察测量确定地下水水位的高度;
c、采用地质勘测确定围岩的渗透系数;
d、根据围岩注浆堵水圈的注浆水平测量确定围岩注浆堵水圈的渗透系数;
e、根据地下水水位的高度确定围岩的外缘半径;
f、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确定围岩注浆堵水圈内的地下水排放流量;
g、根据上述各步骤所得到的结果,由下列公式得到围岩的内缘半径:
式中 r1为围岩注浆堵水圈的内缘半径;
r2为围岩的内缘半径;
r3为围岩的外缘半径;
K1为围岩注浆堵水圈的渗透系数;
K2为围岩的渗透系数;
P3——地下水水位高度;
Q——围岩注浆堵水圈内的地下水排放流量;
h、根据上述步骤得到的围岩的内缘半径,可以得出围岩注浆堵水圈的厚度为B=r2-r1。
本发明在操作的过程中,利用了地下水渗流的基本的特征:
(1)岩体节理裂隙间距远小于隧道直径,岩体与混凝土衬砌为均匀多孔介质,各方向渗透系数相同;
(2)地下水渗流服从达西定律,渗流速度与水力坡度成正比;
(3)地下水水位高度远大于隧道半径,渗流断面近似为圆形的变截面;
(4)流体不可压缩;
(5)地下水为稳定渗流,即地下水水位、流量、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6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