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载带燃料发电、开车,抑制地球暖化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0736.X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9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古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琴 |
主分类号: | H01M8/06 | 分类号: | H01M8/06;C01B3/06;H01M8/00;H01M14/00;H02N6/00;H02N11/00;G21D7/00;G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燃料 发电 开车 抑制 地球 | ||
一、技术领域
把核能热、太阳热,载带、传递给载带元素及其化合物,得载带燃料 进行电化燃烧发电、开车,减免CO2排放。属能源、环保领域。
二、背景技术
形成人类有呼吸器官那天开始,就离不开地表炭资源,人要吸氧吐 CO2,反过来植物吸CO2吐氧气,有史以来人类和环境形成一种和谐的地 表生态平衡。1784年蒸气机运转后,出现了西方的工业革命,200多年来 不少商家不惜一切手段,离开地面大举向地壳深部挖出深炭资源(石油、 煤、天燃气、水合天燃气)使用,于是严重增加了大气中CO2含量,破坏 了原来地表炭资源参加的生态平衡现象。挖出一吨炭燃用后,大气增加了 3.7吨CO2,折合纯CO2气体体积188万m3。正常大气中CO2含量为万分 之三,而188万m3纯CO2,可使94亿m2空气中CO2增加到万分之六,形 成相当严重污染。设200多年来至今人类挖掘A吨深炭资源,则污染空气 增加为94亿×A亿立方米,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危害的原因在于CO2的化学健能高达531kj.mol-1,生成自由能负值-394kjmol-1,所以CO2具有 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温度高达2373K,也只有1.8%的分解,所 以CO2在大气条件下是一个永久性气体具有长期稳定性。加以它的比重大 于空气,导热率又低于空气(保温能力大于空气1.64倍)。CO2污染的大气 构成了一个特大的棉被子,紧紧的盖在地球上面,这就是温室效应。近年 来喜马拉亚山2500米无雪了,南北极有冰融现象,大气对流异常,旱、涝 灾害混乱,物种减少都与温室效应密切相关。最近文献资料及媒体报导中, 出现了不少,所谓拯救地球的办法:如用海潮能量向空气喷水、硫磺屏障 法,人选冰、人造云技术对空气降温,减少温室效应。但是我们不能忘记 一个科学术语“太阳常数”太阳每昼夜向大气顶面每平方厘米投射的平均 能量为720卡,也就是说对大气表面1平方米而言投射的能量是每天7200 千卡,约等1公斤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大气顶面面积比地球面积大很多, 所以太阳对大气提供热量非常庞大。如果用海潮的能量降温,比之是微不 足道,不能解决温室效应。正如“京都协议”和最近的“八国峰会”提出 “到2050年把1990年CO2排放量减少50%,这说明在人类无法克服温室 效应的情况下,只好用“减排”来对付温室效应,显然这是一个比较现实 的政策。但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百尺竿头,日去其半”,2050年减少1990 年排放CO2的一半,3000年再减少一半,也就是说今后若干年都可排放 CO2,由于CO2特有的叠积性。其结果是把已经恶化了200年的大气更加 恶化是非常严重。目前国际上已出现了把“减排”改为“不排”的现象。 最近(2007年6月)欧盟有几个国家研究筹建原子能发电站取代他国拟供 应的天然气,用“不排”CO2的能源取代排放CO2严重的能源,显然开始 走上人类希望的道路。本技术正是赞同此点,着重“不排”的研究。除此 之外,我们把炭资源分成两种:深藏炭资源属于上亿年的没有参加地表生 态平衡,大量使用时所产生的CO2必然破坏平衡,增加温室效应;地表炭 资源本身是地表生态平衡成员之一,它是地表植物残骸。使用时产生的CO2又为植物所吸收,不会增加温室效应。所以还主张使用地表炭资源替代使 用深炭资源。更希望能找到无机能源替代有机能源。
注:地表炭资源包括:海、陆植物残骸,如杂草、树叶、桔杆、有机 物垃圾,禽畜粪便,污泥,非湿地保护泥炭,浅竭煤、海中浮游植物等, (其中我国1995年农村实耗薪材21318万,桔杆产出6.04亿作能源耗2.8 亿吨,禽畜粪便8.5亿,垃圾清运10750万吨,内含有机物>1/3)。
三、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琴,未经古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7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