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保温玻璃钢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0973.6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8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斌;钱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思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88 | 分类号: | B29C70/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保温 玻璃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保温玻璃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钢是一种传统材料,它轻质高强、耐腐蚀好,电性能好,常温导热系 数一般在0.3—0.5w/m.k之间,在生活中用处非常广阔。如果想通过选择特殊的 树脂来进一步降低导热系数难度很大,而且降低的数值有限,成本也非常高。 一般可以用添加无机的中空玻璃微珠降低导热系数。在无机材料中,新型的气 凝胶材料有比中空玻璃微珠更加优越的保温性能,在常温常压下,中空玻璃微 珠的导热系数为0.036—0.054w/m.k,而硅气凝胶的导热系数仅为0.012— 0.015w/m.k,远低于中空玻璃微珠,并且中空玻璃微珠的密度为100—300kg/m3, 而硅气凝胶密度可低至8—25kg/m3。因此,添加硅气凝胶可使玻璃钢的导热系 数下降而且还可以降低玻璃钢的密度。
但由于硅气凝胶是多孔材料,孔道小且多,极易发生虹吸现象,如果由于 虹吸将孔道内的空气排掉则气凝胶将失去它的保温特性。因此,采用在较高粘 度条件下添加硅气凝胶粉并固化则可降低虹吸情况,使得玻璃钢的导热系数大 幅下降。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新型保温玻璃钢材料常温导热系数可低至0.05w/m.k, 并且可以将密度降低到1.2g/cm3以下。
本发明目的是制备一种新型保温玻璃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硅气凝胶的选择
选用的硅气凝胶粉要求粒度范围为80—320目,含水率小于30%,孔径小 于100nm,孔隙率大于50%。
2.制备保温玻璃钢
生产流程与传统玻璃钢生产几乎一样,只是上胶有所不同。不同点在于将 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填料混合均匀后不能马上上胶,需要待混合料粘度上 升至500mpa.s以上时添加硅气凝胶粉并迅速混合均匀,然后再马上上胶,最后 固化成型。添加的硅气凝胶粉的体积为不超过树脂体积的200%。
本发明可适用于所有传统的玻璃钢生产模式,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新 型保温玻璃钢其常温导热系数最低可达到0.05W/m.k,并且可以将密度降低到 1.2g/cm3以下。
实例:
1.选用的硅气凝胶粉粒度为120目,含水率5%,孔径20nm,孔隙率86 %。
2.采用手糊生产工艺,采用环氧树脂618—聚酰胺200—三乙烯四胺体系。
3.首先玻纤布选用0.22斜纹,沃兰处理,含胶量50%,然后将环氧树脂 618、聚酰胺200、三乙烯四胺按重量比100:45:5称好加热到50度混匀,再 自然冷却到粘度约800mpa.s时添加等体积的硅气凝胶并迅速搅拌均匀,然后马 上糊在玻纤布上压平,最后进入烘房60度4小时再80度8小时即可。制得的 新型保温玻璃钢常温导热系数为0.063w/m.k密度为1.3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思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思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0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