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蠕动穿引法(仿真蛆虫)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1262.0 | 申请日: | 200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7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进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A61M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2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蠕动 穿引法 仿真 蛆虫 | ||
1.一种乳胶材料制成的仿真蛆虫由蛆头,蛆身,蛆尾,引导线,软体气管,刮板,毛刷所组成的蠕动穿引法(仿真蛆虫),其技术特征是:利用蠕动,充气,膨涨和收缩产生前进并带动引导线穿入管道内带动其它工具进行工作。(如图4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穿引法(仿真蛆虫),其技术特征是:
在仿真蛆虫尾部留有紧固引导线和软体气管的紧固位,并通过细线加固不致脱落。(如图2中的4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穿引法(仿真蛆虫),其技术特征是:
在仿真蛆虫尾部可加装刮板,毛刷通过蠕动产生运动用于清除管道内污迹。(如图5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穿引法(仿真蛆虫),其技术特征是:
仿真虫尾部软气管通过气囊产生间隔充气产生蛆虫体积膨涨和收缩产生移动而工作,因而气囊与气管与蛆虫尾部依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进,未经王晓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12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