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主动防(治)雷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51771.3 申请日: 2007-04-02
公开(公告)号: CN101282611A 公开(公告)日: 2008-10-08
发明(设计)人: 徐瑛;王永海;吴贤志;何昌胜 申请(专利权)人: 王永海
主分类号: H05F3/00 分类号: H05F3/00;H05F3/06;H05F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沌口经***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激光 主动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雷装置,特别是一种激光主动防(治)雷装置。

背景技术:

当云层中积累了大量电荷时,就会对地面形成较高的电压场。由于高压电场效应的作用,发生击穿放电,则产生雷击。

自古以来,雷电经常袭击人类并形成灾害。雷击是并列于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等三大自然灾害之一。而目前世界各国仍沿用古老的固定式固体避雷针防避雷击。这种措施在一定范围内能有效地防止雷击事故。但是,这种传统的避雷针覆盖面积有限、几何高度有限。无法消除云层中的雷暴,更不能提前泄放云层中的电能。因此,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雷击事故。

据国家气象局报导:2006年仅6月份我国就有82人遇雷击身亡。

2006年美国一次雷击造成许多州停电10多个小时。民众惊恐不已,疑为又发生“9.11事件”、损失惨重。

据贵州省卫视台报导:2006年贵州省遇雷击直接造成3亿多元的经济损失,60多人遭雷击身亡。

据湖北省防雷中心报导:

2007年2月28日,湖北省出现了首个雷电高峰,一天之内全省共发生2371次闪电。其中最大一次闪电电流强度高达410千安(约相当于6万台1.5匹空调的电流)。给部分地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更好的、更为有效的防治雷击灾害的方法。

发明内容:

1.激光主动防(治)雷装置的可行性:

为了避免或削弱雷击灾害,必须人为的、可控的从地面至云层之间设置电流传递通道。

本发明是利用本人的一项发明专利——“从云层中获取电能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0610124939.4)。所述技术原理,把云层中的电能,通过激光束产生的导电离子柱形成的导电离子通道传递给有孔板(或网状)结构的电流拦截器,再流入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地线,泄放电能。这种短路式电流传递装置,即为激光主动防(治)雷装置。

2.激光主动防(治)雷装置的实用性:

(1).避免或削弱广大地区特别是雷电多发地区的财产损失和人畜的伤亡事故。

(2).有利于机场、特别是军用机场的主动防(治)雷。当机场上空有雷电时,会严重干扰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各类飞机穿越雷区亦存在危险,因雷击造成机毁人亡事故时有发生。避免机场上空的雷击现象有利于飞机的正常飞行。

(3).导弹及航天器发射基地:当导弹发射时,如遇雷击现象会影响导弹的发射。如提前将云层中所载电荷及时泄放,则能确保导弹的及时发射。

上述两条在战备或战争期间尤为重要,稍作延迟即会贻误战机!

(4).由于大型变电枢纽和输变电网站等重要民用(或军用)部门存在大容量电源、为引发雷击提供了最佳条件,因此、雷公菩萨频频光临,经常会发生雷击事故。为防止雷击,仅管该区间安置了各种传统的避雷设施。但仍难免发生雷击事故、经常造成大面积停电。只有将该地区云层中的电荷提前泄放,才能阻止该云层不断集结大量的电荷,就不会产生强雷暴。则有利于该区设施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上附图所公开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附图中:

1-扫描仪、2-监测仪、3-三自由度运动器、4-激光器、5-激光束、6-离子柱、7-带电云层、8-拦截器、9-散热保护器、10-地线、11-报警器。

将拦截器8安装在三自由度运动器3上,并使拦截器8等相关部件与地线10相联,激光束5穿过拦截器8向带电云层7发射,产生离子柱6,使带电云层7中的电荷经导电的离子柱6(离子导电通道)、拦截器8、地线10泄放至大地。

工作时,启动扫描仪1对天空扫描搜索寻找到带电云层后,经监测仪2测试该云层具有适量电能时,自动启动三自由度运动器3使防雷装置对准带电云层7后,激光器4运作,发射激光束5,使防雷装置与带电云层7之间形成导电离子柱6,云层中的电流瞬间通过离子导电通道至带有孔板结构的拦截器8、再经过地线10流入大地,泄放电能。达到主动防(治)雷的目的。散热保护器9能及时排除激光器4和各导体泄放电流所产生的热量,保护运行安全。

附图中,激光器4安装在三自由度运动器3上,激光束5穿过拦截器8向带电云层7发射,产生离子柱6,使带电云层7中的电荷经导电离子柱6(离子导电通道)、拦截器8、地线10泄放至大地。

激光器4也可以不安装在三自由运动器3上,激光束5通过折射、反射等光路再穿过拦截器8向带电云层7发射产生离子柱6,使带电云层7中的电荷经导电的离子柱6、拦截器8、地线10泄放至大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海,未经王永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1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