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变了工作程序的柴油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2383.7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9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荣 |
主分类号: | F01L1/34 | 分类号: | F01L1/34;F02B33/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3309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变 工作 程序 柴油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一种改变了工作程序的柴油发动机。
背景技术
为了人类生产力发展需要,提高柴油机的工作效率,一直是人们努力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在各个领域使用的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它的工作程序一般都是由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冲程所组成的,其传动系统齿轮室中凸轮轴齿轮的齿数大于曲轴正时齿轮的齿数,曲轴旋转两周(720°),活塞往复移动两次,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一次。它的有效功率只是30-40%左右。为了柴油机得到更广泛的使用,人们不断地开发了各种柴油机。近年又出了雷诺多点喷射式的世界先进水平的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在输出功率上算是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这种四冲程柴油发动机,柴油燃烧所产生的机械能利用率还是很低的。因为曲轴飞轮每旋转两周才能作功一次,在作功后又要消耗一定的机械能去完成排气、吸气这些冲程,在机械能要耗尽时又要用一定的力再来一个压缩冲程,因此它的作功冲程每一次几乎都是从零功率开始,这样四冲程柴油机在作功时没有直接连贯地作功,在机械运转中就形成了运转不均匀,机械输出的功率就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变了工作程序,提高功率的柴油发动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变了工作程序的柴油发动机,它包括:柴油机主体、在柴油机主体中有气缸、水冷夹套、曲轴,与曲轴相连接有连杆,连杆连接活塞;在柴油机主体外与曲轴相连的有飞轮和曲轴正时齿轮;在主体的一端装有气缸盖,在气缸盖上依次装有排气管、排气门、喷油器、进气管、进气门;在柴油机主体外还有空气滤清器和传动系统齿轮室,在齿轮室中有起动齿轮、调速滑盘齿轮、曲轴正时齿轮、从动齿轮、凸轮轴及凸轮轴齿,起动齿轮与调速滑盘齿轮相啮合,调速滑盘齿轮又分别与曲轴正时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又与凸轮轴齿轮相啮合,其中,凸轮轴齿轮的齿数与曲轴正时齿轮的齿数完全相同,在空气滤清器和进气管之间加装一台空压机或鼓风机。
本发明柴油发动机的工作程序只有压缩和作功两个冲程,曲轴转一圈(360°),活塞往复移动一次,在凸轮轴的驱动下进气门和排气门分别开、闭一次,喷油器喷油一次,作功一次,压缩一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现有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动作时是由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曲轴每旋转两周(720°),活塞往复移动两次,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才对外作功一次,因此它输出的功率低,本发明传动系统的凸轮轴齿轮齿数与曲轴正时齿轮齿数相同,这样柴油机动作时,曲轴正时齿轮旋转一周(360°),凸轮轴齿轮和凸轮轴也旋转一周(360°),凸轮轴驱动下的排气门开闭、进气门开闭、喷油器喷油各一次,做功一次,压缩一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即旋转一周(360°),活塞往复移动一次,做功一次,大大地提高了输出功率,且工作较平稳。
2.本发明在原四冲程柴油发动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仅改变凸轮轴齿轮和加装一台空压机或鼓风机,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配套继承性、生产工艺继承性以及零部件和配件的通用性,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功率的四冲程柴油发动,具有变动小,提高马力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柴油发动机的一个单缸简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传动系统齿轮室各齿轮之间的啮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在工作中活塞在气缸中运行情况示意图;
图3-1是活塞下行到下止点前90°时的运行示意图;
图3-2是活塞下行到下止点80°时的运行示意图;
图3-3是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后40°时的运行示意图;
图3-4是活塞继续移动到下止点60°时的运行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配气相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荣,未经梁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2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