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槽车收发油装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2616.3 | 申请日: | 200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2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白光;王雷;熊学军;王钧盛;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六一一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67D5/01 | 分类号: | B67D5/01 |
代理公司: | 襄樊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2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槽车 收发 装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于输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随时在铁路专用线临时装卸 油场所实现火车槽车油料的快速收发功能,并可直接输送到汽车油罐车里,提 高应急机动能力,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油料的快速补给要 求,也可以在民用场合使用的铁路槽车收发油装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油料的运输主要依靠铁路火车槽车,并在铁路沿线建立固定卸油 栈台来实现油料的输转。固定卸油栈台包括设在铁路沿线上的、高于火车槽车 顶部的栈台建筑物、汽车罐车顶装鹤管、设在栈台上的顶卸鹤管、连接在顶装 鹤管与顶卸鹤管之间的机组及管路系统,顶卸鹤管由鹤管及其之间联接的回转 器构成。其弊端一是建站费用高;二是不适合战时需要,在铁路固定卸油栈台 遭到破坏时油料无法输转。虽然目前我军已部分装备了铁路应急抢收抢发装 置,但由于其单元复杂、主要靠人工作业、费时费力、展开撤收速度低、需要 的操作人员多、作业面积大,直接影响铁路运输油料的战时反应速度和应急保 障能力,所以一直难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机动灵活、自动化程度 高、展开撤收迅速、收发油速度快、使用简单、需要的操作人员少、作业面积 小,适应未来高技条件下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油料的快速补给要求的铁路槽车收 发油装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铁路槽车收发油装备,其特征是:包括汽 车底盘、固定在汽车底盘上的前夹取力器、侧取力器和箱体,装在箱体内的机 组及管路系统,装在箱体顶部的汽车罐车顶装鹤管、火车槽车顶卸鹤管液压举 升装置;前夹取力器与发动机联接;侧取力器与变速箱联接;火车槽车顶卸鹤 管液压举升装置包括四节鹤管及其之间联接的回转器,设在相邻鹤管之间的油 缸及控制该油缸的多路换向阀,设在鹤管上的回转限位装置及变幅连杆机构; 与侧取力器联接的齿轮泵。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在所述的机组及管路系统中设有弹簧绞盘装置, 其端部设有自封加油枪或吸油头。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在所述的机组及管路系统中设有输转油料口。
本发明由于采用由汽车底盘、前夹取力器、侧取力器、箱体、机组及管路 系统、汽车罐车顶装鹤管、火车槽车顶卸鹤管液压举升装置构成的铁路槽车收 发油解决方案,其中前夹取力器与发动机联接,侧取力器与变速箱联接,火车 槽车顶卸鹤管液压举升装置包括四节鹤管、回转器、油缸、多路换向阀、回转 限位装置,侧取力器与齿轮泵联接,因而,通过底盘发动机带动取力装置,驱 动机组及管路系统中的滑片泵实现油料的自动收发作业,通过侧取力器驱动液 压齿轮泵,多路换向阀操纵完成火车槽车顶卸鹤管液压举升装置的自动展开和 撤收作业,实现非固定卸油栈台的油料输转。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 处,具有在非固定卸油栈台输转油料、快速收发、应急机动能力强、适应未来 高技术条件下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油料的快速补给要求,收发油过程具备自动计 量、定量控制、防溢报警的特点。本发明主要特点是可随时在铁路专用线临时 装卸油场所进行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火车槽车顶卸鹤管液压举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由汽车底盘1、前夹取力器2、侧取力器 4、箱体6、机组及管路系统7、汽车罐车顶装鹤管12、火车槽车顶卸鹤管液压 举升装置13构成。汽车底盘1为现有军用越野汽车底盘,箱体6通过副车架5 固定在汽车底盘1上。机组及管路系统、汽车罐车顶装鹤管为现有技术,与现 有固定卸油栈台上的相同。
前夹取力器2与发动机联接,侧取力器4与变速箱联接,侧取力器4与齿 轮泵3联接,采用双动力输出装置,很好地解决了收发油单元的滑片泵15和 鹤管及液压举升装置的齿轮泵的取力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六一一机械厂,未经湖北三六一一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2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