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2800.8 | 申请日: | 200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4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芙蓉;莫益军;王非;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涛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一代 交换 技术 通信 安全 实验 装置 | ||
1、一种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处理模块,用于将发出各种实验操作指示;
信令监控模块,与所述中心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对协议信令消息以及系统信息进行监视和分析;
状态监控模块,与所述中心处理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整个通话过程进行状态的监控和分析;
系统基本配置模块,与所述中心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实验操作指示并结合网络仿真设备,对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中的各个实验进行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认证模块,与所述系统基本配置模块、中心处理模块和信令监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实验操作指示并结合网络仿真设备进行用户登录、注册认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本通话模块,与所述系统基本配置模块、中心处理模块、认证模块、信令监控模块和状态监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实验操作指示并结合网络仿真设备,演示基于会话初始协议的IP电话是如何实现和工作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网络地址转换穿越模块,与所述系统基本配置模块、中心处理模块、认证模块、信令监控模块和状态监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实验操作指示并结合网络仿真设备,解决VoIP网在局域网中出现的与公用Internet网信令互通的问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互联互通模块,与所述系统基本配置模块、中心处理模块、认证模块、网络地址转换穿越模块模块、信令监控模块和状态监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实验操作指示并结合网络仿真设备,进行局域网和公用Internet网络用户之间互相通话或者不同域用户之间互相通话。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智能业务模块,与所述系统基本配置模块、中心处理模块、认证模块、信令监控模块和状态监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实验操作指示并结合网络仿真设备,进行除基本通话业务之外的增值业务的实验。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呼叫控制设计模块,与所述系统基本配置模块、中心处理模块、认证模块、信令监控模块和状态监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实验操作指示并结合网络仿真设备,在业务控制层平面上设计出软交换呼叫号码控制的基本业务和扩展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智能业务开发模块,与所述系统基本配置模块、中心处理模块、认证模块、呼叫控制设计模块、信令监控模块和状态监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实验操作指示并结合网络仿真设备,进行开发智能业务的实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呼叫状态机设计模块,与所述系统基本配置模块、中心处理模块、认证模块、信令监控模块和状态监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实验操作指示并结合网络仿真设备,提供一种简单和友好的界面给实验者来设计自己的状态机。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会话监听模块,与所述系统基本配置模块、中心处理模块、认证模块、网络地址转换穿越模块、信令监控模块和状态监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实验操作指示并结合网络仿真设备,对要监听的通话进行实时的和历史合法监听实验。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一代网交换技术与通信安全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话费控制模块,与所述系统基本配置模块、中心处理模块、认证模块、信令监控模块和状态监控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实验操作指示并结合网络仿真设备,进行费率设置和话费清单产生实验。
12、一种安装有权利要求1-5或8-11任意一项所述的实验装置的计算机。
13、一种安装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验装置的计算机。
14、一种安装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装置的计算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28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资讯储存媒体
- 下一篇:铝电极箔表面的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