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L-高半胱氨酸内酯盐酸盐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3041.7 | 申请日: | 200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章平;吕启超;高艺娥;徐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3/00 | 分类号: | C25B3/00;C07D309/3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江桥 |
地址: | 4343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l 半胱氨酸 内酯 盐酸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DL—高半胱氨酸内酯盐酸盐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DL-高半胱氨酸内酯盐酸盐,产品形态为白色晶状粉末。它是一种重要的生化剂与药物中间体,可以用于制备MR-2407、Citilone等药品。
在现有技术中,国内DL-高半胱氨酸内酯盐酸盐的生产,广泛使用通过还原剂锌或锡与盐酸对原料DL-高胱氨酸作用而获得产品的方法。用该方法生产的产品,金属离子杂质含量较高,难以达到医用标准。用该方法,产品收率一般在15%,由于以DL-高胱氨酸产品为原料,还存在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因而,现有国内DL-高半胱氨酸内酯盐酸盐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且是微利产品。此外,所述的生产方法,在反应过程中不但产生大量的氢气,操作危险,而且还产生大量含锌或锡的废水,若不做适当处理,污染环境。文献报道,国外先进国家所生产的DL—高半胱氨酸内酯盐酸盐,其品质优良,可直接用于制备药品,其收率一般在18%,但其生产方法未见披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DL-蛋氨酸经水解、电解工艺而获得DL-高半胱氨酸内酯盐酸盐的生产方法,使所得到的DL—高半胱氨酸内酯盐酸盐产品纯度高,符合医用要求,还要使生产的产品收率高,成本低,而且工艺简单可靠。
为此,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DL-高半胱氨酸内酯盐酸盐的生产方法是:将DL-蛋氨酸在浓硫酸中水解得到DL-高胱氨酸,将该产物的晶体在盐酸介质中电解而获得产品。
本发明可通过下述的步骤来实施:
A.将DL-蛋氨酸与浓硫酸以1∶2的质量比投入反应釜中水解,控制反应温度为100~160℃,保温回流8~16小时;
B.用碱性液中和步骤A的水解液至pH=3~7;
C.过滤分离步骤B产生的DL-高胱氨酸粗品;
D.将DL-高胱氨酸粗品溶于盐酸至完全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过滤,得澄清料液;
E.将步骤D得到的料液电解;
F.浓缩结晶,过滤,干燥,收集目标产物。
本发明所述的碱性液可以是NaOH、NH4OH、NH4HCO3、NaHCO3或Na2CO3;所用的盐酸介质的浓度为5%~10%;所用的电解槽为离子隔膜电解槽,被电解的料液为阴极,阴极板可用Pt、Ag、铅或其合金,阳极液可以是5%的稀硫酸或者3%的稀硝酸,阳极板可用铱板或钛基复合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以DL-蛋氨酸为原料,采用硫酸催化水解再与盐酸介质电解生产出的DL-高半胱氨酸内酯盐酸盐产品,品质优良,其含量达到99.8%~101.5%,纯度超过99.5%,可直接作制药原料,使产品的使用价值相对于国内同类产品大为提升,而且产品的收率高,约30%,大大高于国外产品最高18%的收率。品质好,收率高,使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大为增强。
2.原料采用初级产品的DL-蛋氨酸比起采用次级产品的DL-高胱氨酸,价格大为低廉,且易获得;生产中工艺简单,易操作而且安全。这些因素使生产的投入明显降低,成本下降。
3.无废水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将300kg DL-蛋氨酸与600kg浓硫酸置于反应釜内,于100℃恒温水解回流8小时,水解结束后,用浓氨水将水解液中和至pH=6,冷却结晶,生成DL—高胱氨酸粗品,过滤分离该粗品,得到粗品328kg,将该粗品溶于5%稀盐酸中至完全溶解,得到800L溶液,加入5kg活性炭脱色30分钟,过滤,将滤液用离子隔膜电解槽电解,阳极液用5%稀硫酸,电解板阴极为铂板,阳极为铱板,电解电流为280A,电压为5V,电解时间为14小时,检测阴极液无DL—高胱氨酸,然后浓缩结晶阴极液,将所得到的DL—高半胱氨酸内酯盐酸盐晶体滤出,用少量酒精冲洗,烘干得到88kg产品,其质量收率为29.3%(以DL-蛋氨酸为基数计算),其含量为100.5%,其纯度为99.6%。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30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