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粘水刺无纺布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3640.9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4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孝龙;郭合信;黄有佩;赵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08 | 分类号: | D04H3/08;D04H3/10;D04H3/16;D01D5/08;D01F6/62;D01F6/60;D01F6/04;D01F6/06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431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粘水刺 无纺布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纺布的制备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纺粘水刺无纺布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纺粘法技术自86年引进第一条生产线起发展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各类纺粘法生产线342条,其中大部分是我国在消化吸引国外纺粘非织造布生产线的基础上,自行开发设计的国产化生产线,有丰富的纺粘生产经验,水刺非织造布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水刺非织造布的研究、开发、生产已近十年,也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纺粘水刺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在我国还刚刚起步,该工艺从纺丝、铺网到水刺,一步法成布,减少了开松梳理成网或碱处理等中间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是非织造布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粘水刺无纺布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流程短、技术先进、能耗低、产品附加值高、应用领域广泛。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生产原料为高聚物切片涤纶(PET)、聚乙烯(PE)、尼龙(PA)、丙纶(PP)中的一种,其工艺方法步骤为:首先将高聚物切片分别经输送、干燥后进入螺杆挤压机,经挤压熔融,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入熔体管道、纺丝箱体。在纺丝箱体内,熔体经计量泵定量的送到纺丝组件进行纺丝。熔体由喷丝板孔呈细流喷出,熔体细流经含一定温度的侧吹风进行冷却,通过管式牵伸器完成高速牵伸后,在摆片的左右摆动和成网帘的前进双重力作用下,纤维以S形轨迹均匀的铺置在成网机上形成纤网。由成网机输出的纤网再经预加湿后进入水刺区,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纤维开纤并缠结在一起,不仅改善了产品的物理性能和手感,而且增加了产品的平整度的均匀度。最后湿纤网经烘燥装置烘干,蒸发大部分水分,进入到卷绕机中切边、卷绕成卷,制成超细纤维的纺粘水刺无纺布。
由于高聚物切片熔点较低,所以高聚物切片的熔体管道及纺丝箱体均采用低温液相联苯保温。
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流程短、技术先进,生产的超细纤维纤细,比表面积大,经纺丝成网、水刺固结后,可形成特殊的三维立体结构,其纤维结构致密,产品手感柔软,吸湿性和透气性好,因此,超细纤维纺粘水刺无纺布完全可替代现有无纺布产品,应用于人工革基布、高档擦拭布、过滤材料、汽车装饰材料以及地毯基布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步骤为:首先将高聚物PET、PE、PA、PP中的任一种切片经输送、干燥后进入螺杆挤压机,经挤压机挤压熔融,熔体过滤器过滤后进入熔体管道、纺丝箱体。在纺丝箱体内,熔体经计量泵定量的送到纺丝组件进行纺丝。熔体由喷丝板孔呈细流喷出,熔体细流经含一定温度的侧吹风进行冷却,通过管式牵伸器完成高速牵伸后,在摆片的左右摆动和成网帘的前进双重作用和下,纤维以S形轨迹均匀的铺置在成网机上形成纤网。由成网机输出的纤网再经预加湿后进入水刺区,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桔瓣型纤维开纤并缠结在一起,不仅改善了产品的物理性能和手感,而且增加了产品的平整度的均匀度。最后湿纤网经烘燥装置烘干,蒸发大部分水分,进入到卷绕机中切边、卷绕成卷,制成超细纤维纺粘水刺无纺布。
本发明所用主要设备一览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未经吉安市三江超纤无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36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