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轮胎阀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3683.7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2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施辉良;黄志华;余同彦;张兵;张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元丰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2 | 分类号: | F16K17/02;F16K17/04;F16K17/16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56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轮胎充放气阀门,尤其涉及一种越野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汽车轮胎阀。
背景技术
国外认为,汽车轮胎阀是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国外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结构的改进和发展几乎都与汽车轮胎阀的变化有关。汽车轮胎阀的结构、功能和特点不但决定着系统的操纵控制装置的结构,决定着对旋转密封气室的密封性要求和影响密封圈磨损速度,也决定着充放气速度的快慢;此外还影响着系统轮胎保压的可靠性和操作的方便性。
俄罗斯、美国当前装备的大多数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汽车轮胎阀是采用闭锁阀的形式,实际仅仅是一个装在轮胎边的手动开关,它必须停车后开启和关闭。如果行驶时关闭闭锁阀,则无法检测轮胎气压和调节轮胎气压;如果须使用系统,必须停车开锁闭阀,在紧急或危险情况下,都是不利的。如果行驶时打开闭锁阀,轮胎的旋转密封气室就会充有压力气体,加速了旋转密封圈的磨损。由于轮胎内腔与旋转密封气室连通,轮胎保压对旋转密封圈密封能力的依赖太大,轮胎的保压就成了问题。如果系统管路漏气或断裂,闭锁阀没有自动保持轮胎气压功能,轮胎气压就会随之下降。
目前,法国拉比纳尔公司研制了拉比纳尔汽车轮胎阀、美国伊顿公司研制了伊顿汽车轮胎阀。拉比纳尔汽车轮胎阀与旋转密封气室的关系是单向输入,在测压时,即由气室来的高压气体进入汽车轮胎阀,但当汽车轮胎阀内气压高于旋转密封气室的压力时,气流不能经汽车轮胎阀反向流向旋转密封气室,因此该汽车轮胎阀用于中央充放气系统中时只能采用单胎测压方式,不能用于单桥测压。对于某些希望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的厂商或用户,要求单桥或多桥轮胎一起控制的系统,是无法采用这种汽车轮胎阀的。拉比纳尔汽车轮胎阀的结构原理没有给简化系统提供基础,拉比纳尔汽车轮胎阀的另一个问题是轮胎气压的测量值与真实值存在较大偏差。伊顿汽车轮胎阀克服了拉比纳尔汽车轮胎阀的两个问题。但是伊顿汽车轮胎阀的放气工作采用负压(真空)控制。对此要求,某些汽车可借用原有的真空发生装置,否则应另行配置。伊顿汽车轮胎阀还要求旋转密封气室应具有双向密封功能,对于采用行星轮式轮边减速器的车辆,这种双向密封能力要求应当更严格,一旦密封不好,减速器中的齿轮油会由于气室负压而流入密封气室、汽车轮胎阀和轮胎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越野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之汽车轮胎阀。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开发一种合理结构的气室,实现对轮胎气压的保压,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轮胎的充气、放气、测压和保压。
如图1,汽车轮胎阀包括工形密封圈(1)、阀体(2)、O形密封圈(3)、弹性内卡(4)、弹簧(5)、阀盖(6)、防尘帽(7)、螺母(8)、阀芯(9)、膜片盘(10)和膜片(1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本发明只是提供一个阀门总成,是和专门的检测控制系统配套使用的。
当没有气流从A口(a)进入阀体(2)时,弹簧(5)的压缩力将阀芯(9)压在阀体(2)的气流通道上,A口(a)与B口(b)关断,则汽车轮胎阀(C)处于非工作状态;当气流从A口(a)进入阀体(2)时,气流克服弹簧(5)的压缩力,将阀芯(9)向上推离阀体(2)的气流通道,A口(a)与B口(b)连通,则汽车轮胎阀(C)处于工作状态。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1、阀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2、对轮胎气压的保压效果好;
3、保证车辆行驶时旋转密封气室无气压,从而减小密封圈的磨损;
4、简化了中央充放气系统的结构和减少了车辆的硬件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轮胎阀结构图。
其中:
1-工形密封圈; 2-阀体; 3-O形密封圈;
4-弹性内卡; 5-弹簧; 6-阀盖;
7-防尘帽; 8-螺母; 9-阀芯;
10-膜片盘; 11-膜片;
a-A口; b-B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前述,如图1,汽车轮胎阀包括工形密封圈(1)、阀体(2)、O形密封圈(3)、弹性内卡(4)、弹簧(5)、阀盖(6)、防尘帽(7)、螺母(8)、阀芯(9)、膜片盘(10)、膜片(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元丰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元丰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36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等离子体非热点火稳焰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传输块循环冗余码的添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