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湖北海棠茶及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3716.8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汪鋆植;邹坤;方荣;杨进;叶红;但飞君;周媛;张宏岐;冯天艳;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4;A23F3/10;A23F3/18;A23L1/29;A23L1/30;A61K36/185;A61P3/10;A61P3/06;A61P39/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湖北 海棠 及其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湖北海棠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湖北海棠绿茶:采生长15-60天的湖北海棠嫩叶,净选:除去花蕾、花、枝及杂质,经以下工序加工:
杀青:鲜叶立及经炒青机经蒸汽或干热杀青,杀青温度70-110℃;
揉捻烘干:杀青后经揉捻机初揉、解块、初烘、散热、闷、抖、再揉、解块、再烘、散热、摊凉,烘干或者经足火、散热后直接烘干后得湖北海棠绿茶。
2.一种湖北海棠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湖北海棠红茶:采生长45-90天以上的湖北海棠嫩叶,净选:除去花蕾、花、枝及杂质,经以下工序加工:
萎凋:鲜叶采下后,自然铺开萎凋2-12小时;
揉捻:经揉捻机械或手工常温揉捻,使茶叶形成卷索形状;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堆积发酵,堆积厚度不少于10cm,在阳光天下发酵2-8,至茶叶表面成为金黄色;
烘干:发酵后经揉捻机揉捻、解块、散热、烘干得到湖北海棠红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湖北海棠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取湖北海棠红茶3-10份,荷叶0-10份,绿茶0-10份混合均匀,粉碎后过20-60目筛,取粉末用灌装机或经手工灌装成袋,加外包装,得到湖北海棠袋泡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湖北海棠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取湖北海棠红茶3-10份,荷叶0-10份,绿茶0-10份混合均匀后经压制机械压制得到湖北海棠砖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湖北海棠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取湖北海棠红茶3-10份,荷叶0-10份,绿茶0-10份混合,加混合后茶叶重量10-30倍的水,50-100℃加热提取2-3次或将混合后的茶叶加入茶叶重10-30倍的50-95%(v/v)乙醇回流提取2-3次,滤液经下列a、b、c方法之一处理:
a、常压或减压浓缩得干浸膏,浸膏经粉碎成粉末过60-100目筛得到茶粉;
b、常压或减压浓缩得稠浸膏,稠浸膏冷冻干燥得粉末,过60-100目筛得到茶粉;
c、常压或减压浓缩至固型物含量20-40%,喷雾干燥得粉末,过60-100目筛得到茶粉;喷雾干燥条件:固形物含量15-30%;干燥温度进风温度选用160-200℃,出口温度70-110℃;
取上述a、b、c方法之一所得干燥粉末为湖北海棠色素,干燥粉末经压片机压制成片,得到湖北海棠浓缩茶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湖北海棠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取湖北海棠红茶3-10份,加入茶叶重量10-30倍的水,50-100℃加热提取2-3次或将加入茶叶重10-30倍的50-95%(v/v)乙醇回流提取2-3次,滤液按下列a、b、c方法之一处理:
a、常压或减压浓缩得干浸膏,浸膏经粉碎成粉末过60-100目筛得到茶粉;
b、将常压或减压浓缩得稠浸膏,稠浸膏冷冻干燥得粉末,过60-100目筛得到茶粉;
c、或常压或减压浓缩至固型物含量20-40%,喷雾干燥得粉末,过60-100目筛得到茶粉;喷雾干燥条件:固形物含量15-30%;干燥温度进风温度选用160-200℃,出口温度70-110℃;
将得到的茶粉上大孔吸附树脂,分别用20%,50%,80%(v/v)乙醇洗脱,洗脱液再次经上述a、b、c中方法之一处理得干燥粉末,即20%,50%,80%乙醇洗脱物;将干燥后的乙醇洗脱物粉末经压片机压制成片,得到湖北海棠浓缩茶片;
20%的乙醇洗脱物为湖北海棠色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37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