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型零件的冷辗加工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4304.6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3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时大方;李丹;李新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6 | 分类号: | B21J5/06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471039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 加工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力加工及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M型零件的冷辗加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厂家制造M性零件采用的工艺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直接用钢管或棒材车加工成M型。
第二种是直接用钢管或棒材车加工成筒形,采用成型模具加工成“M”型。
第三种是用冷轧板拉伸成筒形,再用M型模具成型加工。
上述工艺工序复杂,加工成本高,材料利用率底,工艺稳定性差,产品的合格率低,且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M型零件的生产加工存在着诸多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M型零件的冷辗加工方法及装置,利用该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产品制造水平,节省原材料,被加工件材料经辗压后金属流线保留完整,材料内部致密度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材料的抗疲劳寿命,同时该方法简化了加工过程,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艺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M型零件的冷辗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将锻件或钢管用车削的方式制成直筒型环形件毛坯,筒型环形件毛坯的体积与成品M型零件相同、高度与成品M型零件高度相同、外径和内径小于成品M型零件对应的外径和内径;其后经冷辗加工装置加工成形状和尺寸符合成品M型零件的设计要求。
所述的M型零件的冷辗加工装置,其冷辗加工装置是由主轴、辗压辊、整形辊、芯辊、被加工件、测量装置、支撑辊、支撑轴、主轴座、轴承、联轴器和减速器、主动力源、芯辊驱动源、轴承、支撑轴座、主滑快、推动力源组成。其中主轴通过轴承安装在主轴座上,主轴座被固定于机床机架上,而辗压辊安装于主轴上;主动力源通过与联轴器和减速器带动主轴旋转,进而带动辗压辊旋转;推动力源驱动安装在主滑快上的支撑轴座和轴承并固定支撑轴,由支撑轴带动支撑辊向辗压辊运动,推动芯辊带动被加工件压向辗压辊,芯辊驱动源带动芯辊在上、下料时沿其轴向动作;当被加工件与辗压辊接触后,被加工件同时受到辗压辊和芯辊所形成的型腔限制,在辗压辊的旋转力矩M和芯辊推动力作用下,被加工件将被带动旋转,其间壁厚变薄而直径涨大,整形辊随之限制被加工件的几何形状;当测量装置监测到被加工件的直径达到设定值时,加工过程结束。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越性:
1)、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有效解决了M形零件的加工效率,省去了原来车出形状等工序,材料的利用率由原来的40%可提高到50%以上。
2)、本发明的加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在利用常规的辗扩坯件精度,硬度在HRB88-94范围内,冷辗中小型零件的精度可达到:外、内径尺寸公差0.05mm,圆度公差0.02mm,壁厚差0.02mm。
3)、冷辗加工可使得被加工工件内部质量得到提高,金属流线致密完整,从而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M型零件的冷辗加工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M型零件的冷辗加工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1-主轴;2-辗压辊;3-整形辊;4-芯辊;5-被加工件;6-测量装置;7-支撑辊;8-支撑轴;9-主轴座;10-轴承;11-联轴器和减速器;12-主动力源;13-芯辊驱动源;14-轴承;15-支撑轴座;16-主滑快;17-推动力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M型零件的冷辗加工方法是将锻件或钢管用车削的方式制成直筒型环形件毛坯,筒型环形件毛坯的体积与成品M型零件相同、高度与成品M型零件高度相同、外径和内径小于成品M型零件对应的外径和内径;其后经冷辗加工装置加工成形状和尺寸符合成品M型零件的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