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烫伤无痛无疤痕治疗中草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4372.2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4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贾长俊;贾甫;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长俊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06;A61K47/44;A61P17/02;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晓萍 |
地址: | 47445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烫伤 无痛 疤痕 治疗 中草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烧烫伤无痛无疤痕治疗中草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烫伤,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突发性病症,依其发病起因有各种火焰烧伤、热水及各种高温液体烫伤、化学试剂灼伤、电弧烧伤等各种烧、烫伤。依其创面组织损伤面积的大小,又分为I、II、III度烧伤。结合创面组织损伤的深度,通常又分为轻度烧伤,指总面积在10%以下的浅II度烧伤;中度烧伤,指总面积11~30%,伴有III度面积10%以下;重度烧伤,指总面积31~50%,其中III度面积11~20%之间;特重烧伤,指总面积50%以上,其中III度面积在20%以上者。烧、烫伤患者,往往既有烫火热极,逼毒内攻,又有外伤风寒、极度入里,外皮损烂,内及脏腑,致使患者非常痛苦。如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轻者水泡迭起,甚者肤溃肌腐,愈后留下疤痕残疾,重者灼伤阴液,化毒攻脏,以致危机生命。对于烧、烫伤,临床应用较多、疗效较好的是磺胺嘧啶银、美宝牌烫伤膏以及各种制痂酊剂。
磺胺嘧啶银为常用的外用烧伤药物,应用10~20%水糊剂外用后,治疗大面积浅II度烧伤发生的侵袭性感染率明显下降,它可使烧伤创面渗出明显减少,创面较干燥。但是,容易使没有完全杀死的细菌入血,导致患者的毒血症状明显,患者往往出现顽固性高烧不退,治疗过程延缓,治疗费用较高。对于深II度及III度烧伤,用药后焦痂分离液化迟缓,老年病人的焦痂有时要2~3个月才能脱落。有关资料表明,烧伤面积60%以下的病人应用有效的局部外用药以后,存活率明显提高,而烧伤面积超过60%的病人,存活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美宝牌烫伤膏对于深II度以下烧伤有止痛作用,但较弱。创面用药后,患者感觉舒服,但不宜包扎。对于面积较大的环匝状烧伤,收敛作用差,容易导致创面感染,无法控制。并且抗渗出作用弱,补给胶体和晶体液体量大,患者失液性休克发生率高。后期因无收敛作用,不能及时愈合,反而形成慢性炎症及创面的扩大,延长病程,增加治疗困难。
各种中药制酊剂,多数含有酒精,用药过程中,患者疼痛较重,往往要加用杜冷丁等止痛药品,小儿及老年患者难于接受。
综合上述方法,其缺点是:(1)止疼效果较差,患者在治疗过程需要经受极大的痛苦;(2)抗感染能力弱,容易继发感染,加大后期治疗难度,创面愈合期延缓;(3)治疗过程缓慢,加之二次植皮手术,完全治愈往往长达数月;(4)创面愈合后,往往留下大面积疤痕,特别是面部植皮需要在其它完好部位取皮,使疤痕面积更大。并由此导致诸多后遗症状,患部分泌组织损坏,汗腺排泄失常,遇有阴雨、潮湿、暑热或寒冷气候,患部瘙痒、疼痛,关节活动不利,并给患者造成持久的精神压抑;(5)对病房和护理条件要求极其严格,治疗费用也非常高,多数患者难于负担。
目前,陆续公开了许多内服、外用中草药物,效果也多不明显。尤其在止痛、抗感染、抑制渗出、避免疤痕及加快愈合、缩短疗程方面,效果均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各种烧、烫伤,止痛快、渗出少、抗感染、疗程短、无疤痕、效果好的烧烫伤无痛无疤痕治疗中草药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烧烫伤无痛无疤痕治疗中草药膏的工艺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中草药膏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草药原料配制而成:天花粉1500~3000份、大黄500~1500份、白芷800~1600份、黄柏500~1500份、寄奴400~1400份、地榆1000~1500份、姜黄600~1300份、苍术100~400份、天南星100~400份、川朴200~500份、陈皮500~1500份、甘草250~450份、乳香400~800份、没药400~800份、龙脑1000~3000份、精蜡1000~2500份、植物油20000~500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长俊,未经贾长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牡荆素衍生物分离方法
- 下一篇:用于摩托车的液压制动防抱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