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肝胆道系统结石的溶石性中药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4499.4 | 申请日: | 2007-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全义;仵金象 | 申请(专利权)人: | 仵赈倜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6;A61K33/00;A61K33/06;A61K33/12;A61K33/22;A61K33/34;A61K35/10;A61K35/24;A61K35/36;A61K35/38;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帆 |
地址: | 473000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肝胆 系统 结石 溶石性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肝胆道系统结石症的中药,具体涉及一种能溶解肝胆道系统各种结石的溶石性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认为:肝胆道系统结石主要为胆道因素和成石性病理性胆汁的存在两方面;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或胆道狭窄等导致胆汁瘀积,胆汁中过饱和胆固醇结晶析出及胆色素或钙盐析出沉淀再与硫酸糖蛋白结聚而形成结石。此外,胆汁中钙离子浓度过高,高胆固醇血症,血浆白蛋白减少,胆道感染及寄生虫等参与结石形成。根据结石成份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三大类。中医认为,胆附于肝,肝气郁滞,胆汁失于疏泄,郁而化火或嗜食肥甘,积湿成痰生热,煎熬胆汁,聚而成石。胆石症的传统治法有针灸、中药排石、体外碎石及手术等,因其适应症、有效率、并发症等因素,故都不能统治所有病人。对于现有排石类药来说,鹅去氧胆酸作为胆固醇结石的溶石治疗应用较多,据美国胆石协作组报告,对较胖患者服药24个月,仅14%获部分溶解;熊去氧胆酸,它的疗效和鹅去氧胆酸相仿,80%有效。且鹅去氧胆酸有引起腹泻的不良反应,使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熊去氧胆酸不良反应少,较少引起肝功异常,但对于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治疗作用效果不理想,还存在服用疗程长,消炎效果不尽人意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组方合理,消炎溶石疗效显著,疗程短,适应于肝胆道系统各种类型结石病的溶石性中药制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治疗肝胆道系统结石的溶石性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配制而成:
海金沙4-6 叶下珠2-4 消石10-15 白花蛇舌草2-4
白矾0.5-1.5 沉香0.4-0.6 威灵仙7-10 海螵硝3-4
冬葵子1.5-2.5 龙胆草2-4 硼砂0.8-1.2 茵陈1.5-2.5
金钱草5-7 郁金2.5-3.5 当归1.5-2.5 滑石2.5-3.5
丹参1.5-2.5 矍麦1-1.5 大茴0.4-0.6 鸡内金10-14
白芍1-3 天仙子1-1.5 黄芪1.5-2.5 甘草0.5-1
胆矾1-1.5 茜草1-1.5 五灵脂0.5-1 党参1.5-2.5
穿山甲(炮)1-1.5 乳香0.6-1.2 石韦2-4 元胡1.5-2.5
没药0.5-1.5 虎杖6-10 香附0.5-1 琥珀0.5-1.5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
海金沙 5 叶下珠 3 消石 12 白花蛇舌草 3
白矾 1 沉香 0.5 威灵仙 8.5 海螵硝 3.5
冬葵子 2 龙胆草 3 硼砂 1 茵陈 2
金钱草 6 郁金 3 当归 2 滑石 3
丹参 2 矍麦 1 大茴 0.5 鸡内金 12
白芍 2 天仙子 1 黄芪 2 甘草 0.5
胆矾 1 茜草 1 五灵脂 0.5 党参 2
穿山甲(炮)1 乳香 1 石韦 3 元胡 2
没药 1 虎杖 8 香附 0.7 琥珀 1
根据上述发明药物重量(份)配比,经鉴别、选料、称量、洁净处理后混料研磨,过80目五号筛加工成细粉,灭菌后装入0号胶囊,每粒重0.5克,包装贮存,即制备成本发明治疗肝胆道系统结石的溶石性中药制剂。也可按照常规方法制成片剂、丸剂、冲剂、口服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仵赈倜,未经仵赈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4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烧烤炉具
- 下一篇:拆除轴承外套用拉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