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层建筑用厨卫模块化给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4534.2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8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凤蕊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D11/17;E03D1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457001河南省濮***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建筑 用厨卫 模块化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卫给排水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高层建筑用厨卫模块化给排水装置,属建筑给排水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给排水系统大多存在严重的返臭问题,尤其是高层建筑;当高层的污水从下水管道倾泄下来,极易使下水管道内形成气压,致使下层住户的地漏水封被顶破造成臭气冲出管道,造成地漏返臭或污水从下层住户地漏喷射而出的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居住者的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这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人们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加设一根通气专用管道,通气专用管道与排水管道隔层连通,以缓解自上而下的气压,防止地漏返臭,同时采用加大地漏水封深度的方式增加地漏防臭的能力,但是采用以上方法不但造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工程造价偏高,占用有限的建筑空间增加装修难度,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漏返臭问题。
中国专利号“02122992.9”,名称为“厨卫给排水横支系统分离汇水装置”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全新概念的厨卫模块化给排水装置,该装置自身的模块化结构具有一定的缓冲气压和避免返臭的能力,但该装置在高层建筑的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返臭问题,而且,无法有效解决压力大憋崩地漏或其它给排水出口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更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返臭、能够缓冲气压的、结构设计巧妙的高层建筑用厨卫模块化给排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用厨卫模块化给排水装置,包括汇集水箱,立管短节,设置在汇集水箱上的给排水配件连接口,连通立管短节的密闭横支管和连接密闭横支管的便器排出口,所述汇集水箱内设置有储气室,所述储气室连通所述立管短节或连通所述密闭横支管。
所述汇集水箱包括汇水箱和集水箱。
所述储气室设置在汇水箱内。
所述储气室设置在集水箱内。
所述储气室连通有上气管和下气管,所述上气管和所述下气管分别连通所述立管短节。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性,具体的说,该装置有以下优点:
1、在模块化给排水系统中增加储气室,能够有效缓冲高层建筑污水下泄带来的气压,避免不必要的破坏,保证给排水系统的安全;
2、该装置有效缓冲自上而下形成的气压,避免了给排水系统内臭气的外泄,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清新;
3、该装置内部结构设计巧妙,其充分结合并利用了模块化给排水系统的特点,完善了整个模块化给排水系统,利于模块化给排水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高层建筑用厨卫模块化给排水装置,包括汇集水箱1,立管短节2,设置在汇集水箱1上的给排水配件连接口9,连通立管短节2的密闭横支管3,连接密闭横支管3的便器排出口5,设置在汇集水箱1底部的汇水斗4;
所述汇集水箱1内设置有储气室6,所述储气室6连通有上气管8和下气管7,所述上气管8和所述下气管7分别连通所述立管短节2,其中,下气管7设置在汇水斗4内。
根据汇集水箱内部结构情况,所述储气室也可直接连通所述密闭横支管。
所述汇集水箱包括汇水箱和集水箱;根据汇、集水箱内部结构情况,所述储气室可设置在汇水箱内,也可设置在集水箱内,或者设置在二者之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凤蕊,未经王凤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体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制造适于后期记录的记录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