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控管用铜管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4574.7 | 申请日: | 2007-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0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郭慧稳;游金阁;卢燕;董亚政;刘富良;王华星;李建涛;曹利;朱迎利;费波;李永强;雷雨;王保国;王庆彦;王联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00 | 分类号: | C22B15/00;C22B9/10;B22D21/00;B22D27/04;B21C1/22;H01J9/00;H01J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39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用 铜管 制备 工艺 | ||
1,一种磁控管用铜管的制备工艺,其制备工艺步骤采用:配料、熔炼、转炉、脱氧、铸造、检测、加热、挤压、轧管、拉伸、扒皮、拉伸、精整、检查入库;其特征在于:配料、熔炼、转炉、脱氧、铸造、加热、拉伸、扒皮、拉伸工艺步骤,制备出的磁控管用铜管材的化学成分达到:Cu≥99.99%、O≤0.0005%、P≤0.0006%、S≤0.0015%、Fe≤0.0010%,并且晶界处无因氢气泡引起的氢脆或晶界分离现象,力学性能及尺寸偏差均能满足用户要求,这其中:
(1)配料:选用切除四边的高纯阴极铜作为配料并采用预热装置对其进行预热干燥,预热温度:250~400℃,并通入氮气进行保护;
(2)熔炼:采用熔炼炉进行熔炼;熔炼中通入氮气或采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熔炼温度:1170~1200℃;熔炼过程中为了减少因覆盖吸潮对氧含量控制的影响,采用颗粒石墨或锻烧木炭或烟灰进行溶液表面覆盖,起到保温、脱氧和隔绝空气作用,覆盖厚度:100~200mm;
(3)转炉:将熔炼好的铜液转入保温炉进行保温,为了使炉内形成还原性气氛,采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排除保温炉内的空气,控制氧含量;为了减少因覆盖吸潮对氧含量控制的影响,采用颗粒石墨或锻烧木炭或烟灰进行溶液表面覆盖,起到保温、脱氧和隔绝空气作用,覆盖厚度:150~250mm;转炉温度:1130~1165℃;并采用对溶体进行静置方法,达到扩散脱氧效果,静置时间:30~60min;
(4)脱氧:在保温炉内采用加入0.0002%P进行脱氧,P以Cu—P中间合金方式加入,确保铸造的铸锭中的含氧量0≤0.0005%;中间合金采用隔炉加入的方式;
(5)铸造:铸锭采用半连续振动进行铸造及对结晶器采用通水进行冷却,有利于实现自下而上的方向性凝固,有利于排气及有效防止铸造过程中进氧,铸造温度:1150~1170℃,铸造速度:70~135mm/min,结晶器的冷却水压:20~80KPa;
(6)加热:采用加热炉对铸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720~900℃,并采用N2气体进行保护或N2+0.1~2%H2的气体进行保护;
(7)拉伸:采用拉伸机对轧制后的管坯进行多道次拉伸,拉伸加工率:1.15~1.45;配套拉伸加工使用的拉模尺寸:Φ1±0.01mm,游动芯头尺寸:小头:Φ2±0.01mm、大头:Φ3±0.05mm;
(8)扒皮:采用扒皮模对拉伸后的管坯进行多次扒皮加工,消除管坯表面缺陷;扒皮加工量:0.1~0.2mm;
(9)拉伸:对扒皮后的管坯再次进行拉伸;此项工序为多道次拉伸,但最后一次拉伸为成品拉伸加工;前面的拉伸加工率:1.15~1.45,成品拉伸加工率:1.25—1.45;配套拉伸加工使用的拉模尺寸:Φ1±0.01mm,游动芯头尺寸:小头:Φ2±0.01mm、大头:Φ3±0.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未经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5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