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冶炼炉用镁质喷补料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4710.2 | 申请日: | 200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3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翟耀杰;陈卫敏;朱维忠;史兴华;高峰;张吉利;郑建立;张邦琪;章菊申;张建坤;邓昆山;张宇峰;赵有林;佟树韧;王水运;翟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新密市荣耀炉料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C04B35/043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237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冶炼 炉用镁质喷补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对转炉、反射炉类的铜冶炼炉进行热态修补的铜冶炼炉用镁质喷补料。
背景技术
目前的铜冶炼转炉内衬普遍采用直接结合镁铬砖、半再结合镁铬砖,发射炉内衬普遍采用的是优质镁砖。前者的损坏区域集中在上、下料口及物料冲击区,后者的损坏区域集中在炉门两侧和直墙。当这且部位损坏后,目前采用的措施是停炉,等冷却下来后,拆除已损坏的耐火材料内衬,换上新的耐火材料内衬,这就造成了生产的不连续性,影响了其它部位内衬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能耗和工人的劳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利用窑炉生产间隙,以喷补的方式对热态窑炉进行修补的耐火喷补料——铜冶炼炉用镁质喷补料。
本发明的铜冶炼炉用喷补料:耐侵蚀性好,结合强度大,抗冲刷,耐磨损。通过下列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的铜冶炼炉用镁质喷补料的原料组成包括骨料、细粉、结合剂以及添加剂;发明中所述原料具有耐高温、抗侵蚀、导热率低、化学稳定性好,能满足有色金属熔体熔点低、流动性好、渗透性极强的使用要求;其中,所述骨料和细粉的原料组成包括电熔镁铬砂、电熔镁砂、烧结镁砂、镁橄榄石;骨料的临界粒度为0.1~5mm,细粉的粒度<0.088mm;其重量比为:颗粒为3~5mm的电熔镁铬砂0~20%,烧结镁砂10~30%,镁橄榄石0~20%;颗粒为1~3mm的烧结镁砂10~40%,镁橄榄石10~40%;颗粒为0.1~1mm的电熔镁砂0~20%,烧结镁砂5~20%,镁橄榄石5~20%;粒度<0.088mm电熔镁砂6~20%,镁橄榄石0~15%;结合剂5%~15%;添加剂6%~20%。
发明中所述结合剂:为凝胶与微粉的复合结合方式,可快速反应,迅速硬固、形成胶体铬合物磷酸复盐结构,使喷补料流动性好、粘结性强。发明中所述结合剂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比为:六偏磷酸钠10~40%,三聚磷酸盐1~10%,硅微粉10~60%,secar-71水泥(纯铝酸钙水泥)20~60%。
发明中所述添加剂:具有比表面大、活性强的特点,促进离子扩散和烧结速度加快,使液相早期出现形成陶瓷结合,实现助烧剂活化烧结进程。所述添加剂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比为:粉粒度<0.088mm的轻烧镁砂30~50%,粒度<0.088mm的滑石0~30%,粒度<0.088mm的堇青石0~40%,粒度<0.088mm的碳化硅10~30%。
本发明中所述的骨料以电熔镁砂、烧结镁砂、镁橄榄石为主,基质中加入电熔镁砂粉填充气孔。骨料和细粉中所选用的电熔镁铬砂、电熔镁砂、烧结镁砂、轻烧镁砂、堇青石、滑石、镁橄榄石、碳化硅等各原料的理化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喷补料原料理化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新密市荣耀炉料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新密市荣耀炉料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4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调节睡枕
- 下一篇:调谐滤波器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