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阿奇霉素分散片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55157.4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9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锋;刘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7052 | 分类号: | A61K31/7052;A61K9/20;A61K47/38;A61P3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小伍 |
地址: | 4511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霉素 分散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阿奇霉素分散片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阿奇霉素分散片(英文名:Azithromycin Dispersible Tablets)主要成份为阿奇霉素,其化学名称为(2R,3S,4R,5R,8R,10R,11R,12S,13S,14R)-13-[(2,6-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α-L-核-己吡喃糖基)氧]-2-乙基-3,4,10-三羟基-3,5,6,8,10,12,14-七甲基-11-[[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β-D-木-己吡喃糖基]氧]-1-氧杂-6-氮杂环十五烷-15-酮,是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体外试验证明阿奇霉素对临床上多种常见致病菌有抗菌作用。阿奇霉素系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其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主要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抑制依赖于RNA的蛋白合成。
原有市售阿奇霉素的口服固体制剂主要是普通片剂;分散片是近几年新研究发展起来的药物新剂型,该剂型与传统片剂相比,具有崩解迅速,人体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患者的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性能稳定的阿奇霉素分散片。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阿奇霉素分散片的生产方法。
为了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阿奇霉素分散片,由重量百分比50-55%的阿奇霉素和24%-25%的药用淀粉、18%-20%的预胶化淀粉、4%-5%的微粉硅胶、4%-5%的羟丙基纤维素粉组成。
阿奇霉素分散片生产方法为:取粉碎并分别过120目筛的阿奇霉素和药用淀粉、预胶化淀粉充分混合均匀,以60%乙醇为湿润剂,制颗粒、沸腾干燥、整粒,加入羟丙基纤维素和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后,化验定片重,压片,检验合格,包装,全检。
利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进行检测表明,本发明生产剂型与原市售普通片剂相比具有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单剂口服0.5g后,达峰时间为2.5-2.6小时,血药峰浓度(Cmax)为0.4-0.45mg/L。本品在体内分布广泛,在各组织内浓度可达同期血浓度的10-100倍,在巨噬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内浓度高,前者能将阿奇霉素转运至炎症部位。本发明单剂给药后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35-48小时,给药量的50%以上以原形经胆道排出,给药后72小时内约4.5%以原形经尿排出。本发明的血清蛋白结合率随血药浓度的增加而减低,当血药浓度为0.02μg/ml时,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5%;当血药浓度为2μg/ml时,血清蛋白结合率为7%。
本发明制剂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沙眼衣原体所致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需排除梅素螺旋体的合并感染)。
经过二年的试验和留样稳定性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制剂质量稳定。说明该产品的组方以及生产方法可行;经加速实验和长期的留样观察,产品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阿奇霉素分散片”标准项下的规定,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阿奇霉素分散片,由重量百分比45%的阿奇霉素和25%的药用淀粉、20%的预胶化淀粉、5%的微粉硅胶、5%的羟丙基纤维素粉组成。
阿奇霉素分散片生产方法为:取粉碎并分别过120目筛的阿奇霉素和药用淀粉、预胶化淀粉充分混合均匀,以60%乙醇为湿润剂,制颗粒、沸腾干燥、整粒,加入羟丙基纤维素和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后,化验定片重,压片,检验合格,包装,全检。制剂规格为0.25克。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阿奇霉素分散片由重量百分比50%的阿奇霉素和24%的药用淀粉、18%的预胶化淀粉、4%的微粉硅胶、4%的羟丙基纤维素粉组成。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阿奇霉素分散片由重量百分比47.5%的阿奇霉素和24.5%的药用淀粉、19%的预胶化淀粉、4.5%的微粉硅胶、4.5%的羟丙基纤维素粉组成。其他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马来酐及可选的纳米粘土的丁基黏合剂
- 下一篇: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