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159.3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9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4152;A61K31/515;A61P2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小伍 |
地址: | 4511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方 氨林巴 注射液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配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拉丁文名称:Injectio AmidopyrmiComposita)为每毫升含氨基比林50mg、安替比林20mg、巴比妥9mg的复方药物制剂,为解热镇痛药。其中,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同属于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能抑制下视丘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正常反应性而起退热作用;同时还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的合成而起镇痛作用。氨基比林并能抑制炎症局部组织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稳定溶酶体膜,影响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起到抗炎作用。合用巴比妥,可加强镇痛作用。主要用于急性高热时的紧急退热,对发热时的头痛症状也有缓解作用。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是一个临床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药物,特别在我国的农村医药市场,临床应用更加广泛;但由于本品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易氧化变色,特别是遇光、热、重金属离子时,其氧化变色加速,其外观性状表现为色泽变黄。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医药生产企业多年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性能稳定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
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的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由重量体积比5.0-5.3%的氨基比林、2.0-2.2%的安替比林、0.9-1.0%的巴比妥、0.0014-0.0018%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注射用水组成。
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生产方法,包括向注射用水中加入重量体积比5.0-5.3%的氨基比林、2.0-2.2%的安替比林和0.9-1.0%的巴比妥混合、灌封步骤,注射用水中充CO2至饱和,注射用水温度为60-70℃;向注射用水中加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巴比妥前加入重量体积比0.0014-0.0018%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制至全量并充分搅匀后,继续充CO230分钟以上。
灌封后充惰性气体N2。
灌封废品及灯检废品加入重量体积比0.05%的活性炭,搅拌吸附15分钟以上,加入同批药液中重滤合格后灌封。
本发明在加入主药以前先加入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络合重金属离子;生产过程中,注射用水的温度保持在60-70℃,有效避免因注射用水温度过高而造成的注射液发黄;注射用水充CO2使达到饱和,且在配制至全量并搅匀后,继续充CO2 30分钟,可保证药液处在CO2的饱和状态;在灌封阶段,改变了传统灌封前后充CO2气体的惯例,在灌封后充惰性气体N2,从而改变了以往医药生产企业常见的“插花变黄”的现象。灌封时所充氮气纯度98%以上、残氧量2%以下。对于灌封废品、灯检废品,可加入重量体积比0.05%的活性炭,搅拌吸附15分钟后,加入到同批药液中重滤合格,供灌封。
经过三年的试验和留样观察,本发明注射液质量稳定,未发生变色现象。经加速实验和长期留样观察,本发明注射液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注射液通则”项下以及“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标准(WS-10001-(HD-1327)-2003)项下的规定,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由重量体积比(mg/ml)为5.0%的氨基比林、2.0%的安替比林、0.9%的巴比妥、0.0014%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注射用水组成。
上述注射液的生产方法,包括向注射用水中加入主药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巴比妥混合、灌封步骤,注射用水中充CO2至饱和,注射用水温度为60℃;向注射用水中加主药前加入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配制至全量并充分搅匀后,继续充CO2 30分钟;灌封后充惰性气体N2。灌封废品及灯检废品加入重量体积比0.05%的活性炭,搅拌吸附15分钟,加入同批药液中重滤合格后灌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