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氯乙烯防雾无滴棚膜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236.5 | 申请日: | 200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强;祝年锋;孔杰;李炳君;王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山市喜丰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7/06;C08K5/54;B29C43/24;B29C43/58;B29B7/28;B29B7/72;B29B13/10;C08K5/524;C08K3/34;C08L91/00 |
代理公司: | 四平市新时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43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乙烯 防雾无滴棚膜 | ||
1.一种聚氯乙烯防雾无滴棚膜,其特征在于:该棚膜以聚氯乙烯树脂为基体,在其中加入增塑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复合无滴剂、有机硅防雾剂等,其中原料组成及其配比如下:
聚氯乙烯树脂PVC 100.00份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38.00~45.00份
己二酸二辛酯DOA 4.00~10.00份
环氧大豆油 3.00~5.00份
钡镉锌复合稳定剂 2.00~4.00份
光稳定剂 0.20~0.60份
抗氧剂 0.40~1.00份
亚磷酸酯 0.50~1.50份
白碳黑SiO2 0.20~1.00份
有机硅防雾剂 0.50~1.50份
复合无滴剂 2.00~5.00份
着色剂 0.01~0.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防雾无滴棚膜,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PVC树脂为SG2或SG3型树脂;
b、所述的钡镉锌复合稳定剂是以十六碳脂肪酸或十八碳脂肪酸,经皂化、复分解反应而制成的片状钡镉锌复合稳定剂,其中Ba2+含量为8.0~9.8%,Cd2+含量为 2.0~2.7%,Zn2+含量为0.22~0.36%;
c、所述的光稳定剂为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UV-9或UV-531;
d、所述的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剂中的双酚A或CA或1076;
e、所述的着色剂为永固紫RL或酞菁蓝BGS或永固黄HS2G;
f、所述的复合无滴剂是以不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多元醇酯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按比例复合配制而成的,其各组分组成和配比如下:
失水山梨醇酐硬脂酸倍半酯 4~6份
失水山梨醇酐棕榈酸倍半酯 4~6份
二聚甘油不饱和脂肪酸酯 6~10份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份;
g、所述的防雾剂是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如下:
其中R为甲基或其它烷基;
R’ 为亲水基团;
R” 可为环氧基、丙烯酸酯等改性基团;
x、y、z为结构单元聚合数。
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防雾无滴棚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过程如下:首先PVC树脂经过筛选工序振动筛筛选,振动筛网为40-60目;在研磨工序DOP、DOA、环氧大豆油、光稳定剂、抗氧剂、亚磷酸酯、白碳黑经过三辊研磨机研磨混合后,研磨浆通过80-100目铜网过滤,配制成混合浆;按配方比例将PVC树脂、混合浆、复合无滴剂、防雾剂、钡镉锌复合稳定剂、着色剂一起投入到捏合工序的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捏合时间3-8分钟,蒸气压为0.2-0.5MPa;捏合好的物料经过密炼、开炼、挤滤、四辊压延、拉幅、冷却、收卷、包装入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防雾无滴棚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密炼工序:蒸气压为0.8-1.0MPa;
开炼工序:蒸气压为0.7-1.1MPa;
挤滤工序:过滤网为80-100目铜网;
四辊压延:1#、2#辊温为170-180℃
3#、4#辊温为180-1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山市喜丰塑业有限公司,未经白山市喜丰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2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器无功耗伺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防止晃动的车前遮阳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