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5717.6 | 申请日: | 200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7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刚;丁绍敏;杜凤云;陈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正泰中汇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K9/28;A61P1/04;A61K33/06;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国振 |
地址: | 1364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病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部疾病的药物,具体地说,它是治疗胃 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胃部疾病的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及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发病率比较高,病长而且不 易痊愈,病患病情发作时,通常以西药来止痛,西药止痛往往会造成 药物的依赖性和耐药性,治标不治本,并伴有一定的副作用。虽然也 有一些治疗胃部疾病的中成药物,但由于疗效不十分理想,病患仍不 得不依赖西药,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标本兼治的一种治疗胃病的药 物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治疗胃 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胃部疾病药物。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技术方案是基于中医学对疗胃病的认识和治疗原则,参 照病理学研究成果,从中药中筛选出扶正、标本兼治的天然药物,按 中医理论君、臣、佐、使组方,从而达到治疗胃病的目的。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份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
白屈菜250-300份 黄柏250——300份 海螵蛸130-170 份
白矾(煅)20-40份 薄荷脑1-3份
本发明药物最佳重量份配比是:
白屈菜287份 黄柏287份 海螵蛸153份
白矾(煅)27份 薄荷脑1.8份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发明药物的方法是:按其药物最佳重量(份) 取其原原料药,五味药材,海螵蛸、白矾粉碎成细粉;黄柏加水煎煮 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 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kg/m2的稠膏;白屈菜加75%乙醇回流提 取二次,第一次为8小时、第二次6次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减 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kg/m2变成稠膏状;将上 述细粉与两种稠膏混匀,干燥(80℃以下),粉碎,加糊精均匀,制 粒、整粒,薄荷脑加少量食用乙醇溶解,喷入颗粒中,混匀,加硬脂 酸镁,混匀,压片,包衣,即得。
本发明产品的剂型为片剂,性状为除去包衣呈棕黄色至棕黑色; 味微苦,每片重为0·6克。
服用方法为口服,一次4-6片,一日3次。
本发明药物具有和胃止痛,止酸消胀的功效。用于胃溃疡、十二 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胃痛,嗳气,吐酸等症。
临床治疗效果: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由外感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 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 证。本病为临床常见慢性病之一,长期不愈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幽门梗 阻,甚至癌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应引起足够重视。
本发明的药物治疗上述患者90例,经8年临床观察,经与对照 组对照和统计学处理,证明其疗效显著,现将临床总结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对照。按随 机数字表将入选病例分配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胃溃疡、十二 指肠溃
临床试验方法
本试验采用单盲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式进行。受试者按随机数 字表法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要求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 等方面尽可能的一致。采用门诊病例但需严格控制可变因素。
治疗组用药:口服本发明的药物,一次5片,一日3次。6周为 一疗程。
对照组用药:胃安宁片,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6周为一 疗程。
试验结果
表1临床疗效的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正泰中汇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正泰中汇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55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